- UID
- 112963
- 精华
- 53
- 积分
- 570
- 马克
- 2759
- 金币
- 1637
- 在线时间
- 59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6-9-11
- 最后登录
- 2017-6-15
7级:中校
  
- 注册时间
- 2016-9-11
|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们的古文人在不得志的时候,总是面对着苍天发出一声:嗟乎。
自从看了鲁迅写的《阿Q正传》,感觉这人啊,没有点自我安慰的精神还真的没法活下去。阿Q精神的确是可以疗治已经被创伤了的心灵的。至于有为或者是无为,就看你是进入了怎样的一个哲学境界了。
境界到了,那就是无为而有为,境界没有到,就只剩下无为。
终南山上成仙的老子就是也。
当年的老聃,骑着一头瘦驴走到了城门口,恰好碰上了孔子,于是,留下了千古谜团似的《道德经》。还是孔子聪明的很,形而上的思维和形而下的实践相结合,让我们的孔圣人一生都在累其筋骨,忙于奔命。嗟乎,克己复礼。
我在想,就在每一年的四季里,我们的两位圣人不知道心情是怎样的?
好像老子这位哲人没有有关秋的什么句子。倒是孔夫子有个四季的故事。
说的是有一天,这老夫子周游列国,走到了齐鲁,在路上碰到了一个凶神恶煞的汉子。老夫子当时想,可能碰到了拦路抢劫的了。便问自己的学生们,喂,你们谁可有银两?学生们都是穷的快穿不上裤子的人了,哪来的银两?孔夫子想,这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这时,凶汉走过来问圣人。你不是圣人吗?我问你个问题。
老夫子高兴了。你什么问题能难住我啊。
凶汉问;你回答我,一年有几个季节?
老夫子说,三季节。凶汉很满意。走了。什么都没有说。孔夫子的弟子不解的问老夫子,这一年有四季,你老怎么说只有三季?
老夫子说,你们没看出来吗?这家伙是屎壳郎变成的精怪。他一到了冬季,就转进了粪堆里去了,所以,只知道一年有三季。这种屎蛋子,别和他抬杠。
他们是哲人,而不是诗人。
那些诗人们,就不同了。
比如,欧阳修在一个秋天到来的时候,会很自然地感叹:嗟乎。。。。陈然而听之。异乎,此何声也?欧阳修就那么在一个秋天的晚上,从地下听到了来自远处的声响。
一年四季,我们的诗人们,总是能用最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句子来描述。什么春眠不觉晓啊……什么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什么日出江花红胜火……等等。他们总是能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自然风景中去。
他们总是能感受到天籁。
天籁!
天籁撞击着人籁,我猜想,就是这两种不同的内涵在不同灵魂的相互理解下,留下了《秋声赋》和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那么,这是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声音竟然是来自远古。当然也就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了。
那么,你像欧阳修的那篇秋声赋,悲哉秋之气也,又是怎么一回事?
看来,这与人的心境有很大的关系啊。就像有很多的时候,人会望月而伤感。秋天一到,离自然地下一个轮回也不远了,即便是在秋天的季节,果实累累,人,也会伤感。这有些太形而下了。
我们总不能“枫凝血,草含秋,愁深如病酒”,浑浑浊浊吧?
不妨来点形而上,寻觅一下心里的“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