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6442
- 精华
- 17
- 积分
- 359
- 马克
- 2257
- 金币
- 850
- 在线时间
- 129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6-4-15
- 最后登录
- 2018-8-21
6级:少校
 
- 注册时间
- 2016-4-15
|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鸡头米的狂欢
鸡头米,即新鲜芡实,又名鸡头肉,俗称鸡头,果实呈圆球形,尖端突起,状如鸡头,有健脾益气的作用。淮滨期思不只是蒋国故里,因其水塘多而成为盛产鸡头米的乡镇.记忆中小的时候,少有人吃鸡头米,只有中秋节前后在街边,电影院,学校门口偶有卖的,大都是煮熟的鸡头米,用纸包一小包,几毛钱,看电影时过过瘾罢了。孩子们也多不爱吃,苦涩的口感,远没有一角钱十个糖豆来的过瘾,我小时候是不喜欢那个味道了。那时候孩子多,人们忙于生计的奔波,也沒有闲情逸致品尝鸡头米糯糯的口感。几十年过去了,物质的丰裕,鸡头米已从纯野生的植物发展为大规模的养殖,成为了一种产业发展开来。一部分发往大城市做药材,一部分就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一种寻常的小吃。待到成熟季节,河埂上专有的鸡头米市场人声鼎沸,讨价还价,此起彼伏。第一茬的鸡头米于中秋节前价格昂贵,四十几元一斤个大匀溜的,多是买来送礼的佳品,或是有钱人家买个百十斤放在冰箱里冷藏,以待打麻将,招待客人的餐前小吃。一般的家庭待到中秋节过后,价格便宜了些,买些小的,十多元,二十多元一斤煮了,主妇们聊着八卦,围成一圈,消磨闲暇时光了。更有一些妇人言谈中炫耀着自家购买的鸡头米价值的昂贵,真真是粒粒如珠的感觉。时光的变化,小小的鸡头米曾经是那么的微小,而今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产业,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了寻常的休闲小吃,亦是小城闲散而独有的风味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