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2963
- 精华
- 53
- 积分
- 570
- 马克
- 2759
- 金币
- 1637
- 在线时间
- 59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6-9-11
- 最后登录
- 2017-6-15
7级:中校
  
- 注册时间
- 2016-9-11
|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鲁迅怎么要写阿Q这个形象呢?
其实,鲁迅在一篇文章里也说了这个问题。
他说,我为什么做起小说来了呢?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主要是这个小说嘛,不用说的那么明确,关乎不到政-治之类的问题,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从这里看,鲁迅是个聪明人。在后来他对自己的儿子说的话来看证实了这一点。他在自己的遗言中说了,儿子要是以后没有什么本事的话,就让他找个随便什么工作,能养家糊口就行了,千万不去搞文。不要当一个空头的革-命家。云云。
对大国的文化心态,很多的人已经说的够多的了。
比如说孙隆基写过一本《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再进一步的说,有王晖写的《中国现代思想的兴起》。对于大国人的心态,更有甚者是柏杨写的《丑-陋的中国人》仔细的想想,有些人说的是对的有人说的也不是完全对。本人也是抱着阿Q的心态看文章的。比如说有个叫什么斯密特的?记不清楚了,曾经就写过一本书叫《中国人的陋习》看到老外这样评说我们的民-族,我就来气。
就拿前段时间的一篇新闻来说吧,某国准备搞个马拉松运动,准备了很多的矿泉水,不是有很多的外-国佬,都把那些水给哄抢了去?
看来,人性具有个性和共性。
国-人不至于素质那么底,外国老也不见得素质就那么高。这里有个文化的深层结构问题。
其实呢,要想考证阿Q这个人物,涉及到了很多的问题。
现在放在我面前的有这么几个人,他们可以供我选择。一个是阿Q,一个是王胡。另一个就是堂吉诃德了。
《阿Q正传》里有这么一个情节,说的是一天,阿Q正在路上走着,估计是因为王妈的事情吧,自己饿的够呛,这时候,他看到了坐在墙角旮旯里的王胡正在从自己的衣服里找虱子,这一看来气了。阿Q想,你怎么就能那么随便的在这里逍遥?后来,有发现了这个王胡竟然能捉到很大的虱子。怎么想都不是个味,于是,阿Q也找了和王胡接近的地方坐下。他想,看我不比你捉的大才怪呢。结果,被王胡捉着了辫子在墙上撞了了头晕。
拿着镜子自己照照,正如张爱玲写的那般,在华丽的裘袍下藏着那么多的虱子。自己捉一下。死出个美丽来就行了。
其实,在这方面,古人有过训诫,他们说了,自己做不了的事,你别要求别人去做。既然你改变不了环境,你就改变一下自己吧。本我、自我、超我,超我是圣人的境界,咱显然做不到的了。那就改变一下本我得了。最起码不要那么可恶。
另一个可以参照的是堂吉诃德这个人物。
这老小子一天到晚的拿着杆子破矛和风车战斗,连跟着他的桑丘都看不过眼了。
有一天,桑丘对老唐说,师傅啊,你就别一天到晚的和风车战斗了。这让人看了会说我们简直是二货。这多不好啊。
堂吉诃德怔怔的看了看桑丘。说你知道中国的《西游记》吗?
桑丘感到很茫然,说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有?那个唐僧经过了八十一难,最后不是取到了真经?
桑丘听了很丧气。人家后后台,你有吗?在桑丘的心里,这个师傅真的是个二货。
咱不能起学他,不能去做二货。
看来,我唯一可以选择的是阿Q这位老哥了。在某一天的时光里,我会拜阿Q做师傅。在他的灵牌前烧一炷香。
其实,在看了鲁迅的《阿Q正传》后,我隐隐的觉得这个阿Q并没有死。
他肯定还活着。
他没有死的原因我想了,可能是因为他会唱歌的缘故。
他的桑子应该在帕瓦罗蒂之上。这是他后来成了歌唱明星的一个佐证。只不过当初的赵老太爷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罢了。其实呢,这个赵老太爷本身就是个土老帽,虽然他是个暴发户。茅盾在《子夜》里曾经提到过这个土豪金。
记得茅盾曾经这样写到过,说赵老太爷到了上海,刚准备下车,就看到一些穿着旗袍的女人,露着光溜溜的大腿。他顿时感觉一阵的头晕,猛地想起了古训:万-恶-淫为首。他叹息,这个世界怎么变成了这样了?
即便是如此,在城市里呆的时间久了,他还是喜欢上了这座城市。他喜欢到KTU唱上那么一首。也就在此时,他想起了阿Q。
假洋-鬼-子很不以为然。他对自己的老爷子说,你老准备启用这个东西?
当然,当然,阿Q早先就姓赵,和我们是一个祖先。一笔难写两个赵嘛。
至此,阿Q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