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查看: 332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 那个遥远的九月

[复制链接]

155

主题

570

帖子

1637

金币

7级:中校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时间
2016-9-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22: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九月的一天,我和小赵到郊外的旷野上拍照。
青翠的草坪上,有无数的仿佛是摔碎了的阳光,就那么在泛着青色的草叶上跳动。整个的,这里就是诗一样的世界,这样的视觉盛宴,通过血脉的流动,将激起你的诗情画意,那些淡淡的浮在心头的些微伤痛,也会被五彩抚平。

  我的朋友小赵拿着照相机寻找着他需要的风景。我和他走了一会,看到了地上的一族鲜花,便蹲下轻轻的扭下一朵小花放在鼻子下吻。是的,我的嘴唇被这朵小花摩擦的痒痒的。一股香气在我的脸周围缭绕着,也许这是秋天后小花最后的娇娆了吧。
小黄花艳丽的干净。

我的眼睛在花上,可我的思想却不知道去了哪里。总是觉得有个映像和这里的重叠在了一起。
时曾相识,可又很陌生。在哪里见过呢?我已经想不起来了。正当我要继续想下去的时候,我的好友小赵喊了我一声。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原来,在一片草坪上走着一只羊。悠哉悠哉的,像是在思考着这片草地的哲学问题。

我的脑子里像闪过了一道闪电的光。
电光瞬间揭开了我早就尘封在脑海深处的那点记忆。

她叫什么名字,我已经忘了。虽然我忘了她的名字,可她的模样还在我的脑海里保存着。
我认识她是在一九七八年,是九月的天。
  那年,我在部队服役。

我记得很清楚,是在一个星期六,我爬到山的半当腰上,望着远处的山,我找了一块石头坐下。从这里,可以看到我们的营房。它就在山脚下。在我们营房的前面,是一条宽宽的沙河。天气好的时候,我们战士都会趟过沙河到对面的山坡上,选个好的景色照上一张像。
青山,蓝天,白云。三位一体。你能想象得到是怎样的秀丽吧。

那时,我时常在山上画素描。
这一天,在我的前方山坡的草坪上,是一群吃草的山羊。正当我聚精会神的画的时候,猛地感觉在我的头顶上方有轻微的呼吸。我停下画笔扭头看,哦,是个放羊的姑娘。她是什么时候站在我的身后的,我竟然一点都没有发现。
当兵的,你在画什么?
我把画板放下对她说,你不是看到了嘛。
  我看着像羊。姑娘说。能不能让我看看?

我很惊讶,山村的女孩子一点都没有那种羞涩,朴质的大方,让我又多看了她几眼。微黑,一双眼睛倒是挺大的,额头上是刘海,已经被汗水润湿了。我把画板递给她。
当兵的,你画的真好。你只会画羊?
  我什么都会画。
  我不信。你能画人吗?

  我答应给她画张像。她就坐在我对面的石块上。

  那天上午,那张像没有画完,因为我看时间不早,我要回部队上吃午饭。走时,我问她,下午还在不在?这个姑娘告诉我,她要到傍晚才会赶着羊回家。
  我记得,那天部队吃的是包子。
  我偷偷的装了几个包子,吃过饭便慌慌忙忙的上山去了。她对我说过,我们部队的包子很好吃。她还说,你们男人穿上军装很好看。最令我心动的是她在一边吃包子一边说话间,含情脉脉的看了我两眼。
  就是这样,我们认识了。
  有一天,指导员叫我到连部,问我是不是在这里谈恋爱了。我告诉指导员没有的事。只是认识了一个女孩。指导员狠狠的克了我一顿,告诉我,军人在本地是不许谈恋爱的。
  我不知道怎么对指导员解释。我只是觉得自己很无辜。从那以后,我不再去山那边了。
  有那么几次,我站在连队的高处,看到山坡上有个我熟悉的人影。我知道,那是她在向我们这里张望。我甚至能想象到她那双渴望和失望相加的眼睛。

一直以来,我早 就认为那一段经历丢在那个曾经我当兵的山坳里了。
没想到,它还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朋友小赵正在远处照相。
  我把手里的花朵伸直了手臂放到我的眼前。似乎我闻到了一股子久违了的香味。我放开了花朵,它垂直的落下去,混杂在那些花朵里,我已经找不出来哪朵是我刚才捏过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570

帖子

1637

金币

7级:中校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时间
2016-9-1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22:55: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
【发两篇我在六月份QQ里写的读书笔记,不再开新帖。】

                                           【读书笔记】

  大概是在七八年前的一天,那时候我在一个论坛上玩。
  有一天,版主对我说,牛虻兄,咱们论坛正在开展对《香水》电影的热论,你不写点什么参加?---我赶紧打开了论坛,果然,大家讨论的很热烈。不过我对版主说,这部电影我没有看过。实在是没法说点什么话的。
  版主告诉我,在百度上可以收到。
  《香水》这部电影是泰克威尔导演的。我看在看了介绍之后,知道了这是一部小说改编的。于是赶紧的找那部小说。果然,在百度上看到了聚斯金德的这部小说,可惜,那时候,网上还没有全部的转载。你只能看到一大半。
  小说的全名是《香水----一个杀人犯的故事》。还没有看,我感觉是一个破案的事件吧。应该算是侦探小说。
  于是我用了三天的时间,看了电影,又看小说。小说和电影是有差别的。估计是导演的精心安排。电影的镜头给我的感觉是很美,美到惊诧。一个罪恶的行径竟然是那么的在一个美的情景中,这样的糅合,不能不使我对导演表示敬佩。于是我写了一篇《香水的启迪》。现在想起来,我当初写的实在是肤浅的很,幸亏,我们的那个论坛现在因为各种的原因不存在了,不然,我真的怕再有人看到。

  原来小说写的不是侦探,是什么呢?
  主人公格雷诺耶是个有特殊嗅觉的人,他借助一些少女的体香,做了一个香水师,而他做这个香水师的过程是极其残酷的。小说写到了这个格雷诺耶在康塔尔火山山顶居住了七年。后来,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就是他要用自己的长处消除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聚斯金德用了巴尔扎克的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可是,在技巧上,有时后现代主义的表述。他将艺术家小说、传统小说、发展小说等融合到了一起。他不是写整个凶杀和侦探的过程,而是在这个凶杀的过程中充分的表现了格雷诺耶的凶残,对那些血腥的场面却又一笔带过。
主人公, 他所遵循的一条原理,正是弗洛伊德的“本我”---“快乐原则”。
  聚斯金德写了格雷诺耶1738年的7月出生在一个鱼摊前。是因为他的哭声救了他的命。这让我想起了狄更斯写的《大卫科波菲尔》里开头的情景。他和狄更斯的手法有相同之处。都是写的巴黎的黑暗环境。格雷诺耶一出生,就和别人不一样。因为他没有体味,在长大后,饱受了别人的鄙视。不过,他的嗅觉却特别的异常,能嗅出别人不能嗅出的味道,并且能很准确的分辨出上万种气味。正是这中特殊性,使得他对女性的体味很敏感。他对少女的追求不是为了爱,而是为了达到他的卑鄙的行为,既为了私欲。因为,他发现人们对香水有一种很特殊的膜拜。
  格雷诺耶在猎取少女的体香时,紧闭着眼睛,他很贪婪的吸取少女身上的体香,这时候,他竟然对少女的美貌不屑一顾。他要从少女的身上提取体香,以达到他制造香水的原料。于是,他残忍的把少女杀害。
  正像一位博士【叫什么名字记不住了】在一篇博士论文里指出的那样,在格雷诺耶的心中,已经形成了以气味为准的一种价值体系。
  这种价值体系,是以“我”为中心的。这种“本我”所遵循的正是“快乐原则”。格雷诺耶没有反省自我,而是在原始的基础上走上了一条毁灭的路。

  说到聚斯金德的这种后现代主义的思维,在我看来,主要是受了利奥塔的关于“元叙事”的消解的观念的影响。他奉行了价值体系、解读模式多元性的特点。而这是在索绪尔的解构主义基础上形成的。
  “元叙事”消解的核心思维,也让聚斯金德创作出了一些后现代主义作品。比如《夏先生的故事》《鸽子》等。【我只看过《夏先生的故事》这一本,而其他的没看过】---【在此不论聚斯金德的后现代主义创作的问题】

  从气味的缺失,到嗅觉的非凡能力,再到猎取少女的体香,最后,格雷诺耶走向了毁灭。----【其他论述省略了。要写就太长了。。】

                                    【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是一件很乏味的事。出力不讨好。
   所以,我努力的将读书笔记写的能让人有耐心看下去。

   我记得那一年,应该是个秋季,树上的叶子都开始陨落,地上可以看到片片的黄色,它们静卧在地面上。仿佛在可伶的述说着对生命的渴望。
   我不了解树叶是不是真的很痛苦。因为它们离开了母体,再也没有生存的机会了。但我猜想,一个生命在更替时,是会碰到阻碍。或许,它们基因里的记忆还在自己的母体身上。

   秋天的阳光都显得那么慵懒。
   那一天,我在阳台上坐着。我的面前放着的是这么几本书,一本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一本是阿尔都塞的《哲学笔记》而另一本就是撕拉喔热写的《实在界的面庞》和《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

   多少年前的一天,我在阿尔都塞的{笔记}里看到了他写的解读{手稿}里的有关“异化”的问题。那时节,我从他的著作里知道了马克思曾经在{手稿}里提到了“异化”。后来有一天,我猛地想起,于是在“手稿}里找了那章节,{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
   有关这些论述,都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一个深黑的夜晚。在灯下。
    我翻看着从书店买回来的那本《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书中的精神分析,让我十足的大了个寒颤。
   一切的异化问题似乎在这里彰显出来了。
  “真理在于误认”,这似乎是在说,一切的问题都出在这个“误认”上了。
    崇高的客体,实际上是实在界的面庞。其实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只要我们按照现象学那般的,让事情回到本身。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这是能指给我们带来的困难。它的所指,其实就是我们要看到的事情本身。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一书,仿佛也是在向我们阐述一个在存在的场中是如何的变异的。
     这种异化的过程我们在社会的群体中时常会遇到的。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丹东,最后异化成了在罗伯斯庇尔看来是背弃了革命。他不仅异化了大众的道德,很重要的是他成了异己分子。最后,罗伯斯庇尔以革命的名义将丹东送上了断头台。这是因为他们各自的伦理是以不同价值观念为经脉的生命感受。
    因为人民伦理的大叙事的教化作用在丹东身上始终不起作用。
    这便是他丹东必须死的原因。

   一个社会的群体,是需要个体的意识融入到这个群体中的,不然,个体就会异化成不同的个体,而分离这个群体,这是群体所不能容忍的。

    那个黑格尔超验的绝对理念,经过现实的整理后,终于回到了实在的基础上来了。
    在那个凉爽的秋天,我慢慢的合上书本。为的是让自己的脑袋清醒清醒。
    远在天边的那坨白云,陡然像是要从天空中掉下来似的。世界是在变化着的,人类也许在某个早晨,一个随机的变化,就会消失殆尽。


【写着玩的东西,还望老师指点一二。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9

主题

7489

帖子

331

金币

11级:中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注册时间
2016-7-18
板凳
发表于 2016-9-16 23:08: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
先顶个贴,楼主又欠了风流债。

二楼的跟帖明天再看,晚安
来自苹果手机客户端
昨日龌蹉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6

主题

6万

帖子

8879

金币

13级:大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16-4-13
地板
发表于 2016-9-16 23:38: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8

主题

7万

帖子

135

金币

13级:大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9-3-19
5
发表于 2016-9-17 05:41: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
主帖中的爱写的很朦胧,由于某种原因,我和那个放羊姑娘的爱半途夭折。与其朦胧,才令人遐想。与其夭折,才令人怀念。
来自苹果手机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8

主题

7万

帖子

135

金币

13级:大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9-3-19
6
发表于 2016-9-17 05:49: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
本帖最后由 寻找姚黄 于 2016-9-17 05:50 编辑

两个读书笔记,各抓住一个问题,进行解读和阐述,虽是一家之言,也颇受读者赞同,法国大革命中的三架马车马拉,丹东,罗伯斯庇尔,最终分道扬镳,血腥的暴力,导致大革命的失败,这是个性缺陷,还是价值取向的冲突,尽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作者从异化论入手,观点新奇,引人入胜,读书笔记,写得饶有兴趣,可见语言功夫非同寻常。
来自苹果手机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