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304
- 精华
- 5
- 积分
- 73191
- 马克
- 369137
- 金币
- 135
- 在线时间
- 5068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3-19
- 最后登录
- 2025-4-22
13级:大将
   
- 注册时间
- 2009-3-19
|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寻找姚黄 于 2016-9-10 09:21 编辑
yishi尘缘先生的游记《梦圆金刚台》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圆梦金刚台》写的是作者游历商城名胜金刚台的经过。这篇作品打破一般作品的写法,先从儿时的见闻切入,“悠然见南山”的儿时记忆激发读者的浓厚兴趣,继而带领读者深入豫南天然氧吧一商城金刚台。游记的中心写得有声有色,有妙趣横生的“女人沟”,有坚贞不渝的凄美的情侣峰,有导游的机智,有同游的慷慨大方与和谐,更有画龙点睛的两点感悟。使作品灵动飞扬,引人入胜。
归纳起来,该作品在文学上的主要特点是:一,写景记事,悉从真实中来,具有浓厚的生活实感。这一点在文章中俯拾即是。尤其是几十年前的大别山,在我们淮滨境内确实清晰可见。游记中的手脚并用的爬山,大家共产式的午餐,导游的善意“哄骗”,都真实可信。
二,写景状物,力求精细。作品中关于山貌中的“女人沟”,情侣峰都写的精细。“山路是盘曲的,没有方向。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不一会儿我们便隐身于大山之中。绿树红花,枯枝藤蔓,悬崖峭壁,峰峦起伏。到处水流潺潺,偶尔一条瀑布从山顶直泻下来,哗哗作响,为这静寂的山谷伴奏着奇妙的旋律。
三,写景时注重抒情,注意表现人的主观感觉。
“放眼望去,群山起舞,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感”。“这时候不言官与民,不分老和少,说着、笑着、吃着、喝着。共产主义社会什么样?我不知道,但和谐社会我体味到了!”以及“人生如登山”,“善意的谎言也是美丽的”等感受和感悟,都带有强烈的作者主观情感色彩。
四,首尾相顾,该作品以儿时的见闻开头,以圆了儿时的梦为收尾,首尾呼应。“当然,我感到最值得的是:圆了我儿时的梦,那神秘的大山里究竟有什么。”儿时神秘的大山,已经探个究竟了,它壮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但并没有“住着神仙”。游历一番,作者已了无遗憾。但留给读者和社会的遗憾却在增长。四十年前黛色的大别山,我们再也见不到了。我想,这也是这篇游记不同凡响之处。作者在开头和结尾都在提示读者,可谓用心良苦。为此,我认为最后一小自然段可以不要了。
|
来自苹果手机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