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304
- 精华
- 6
- 积分
- 74128
- 马克
- 371941
- 金币
- 1060
- 在线时间
- 5068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3-19
- 最后登录
- 2022-4-27
13级:大将
![Rank: 13](template/sxp_newcity_02/img/star_level3.gif) ![Rank: 13](template/sxp_newcity_02/img/star_level3.gif) ![Rank: 13](template/sxp_newcity_02/img/star_level3.gif) ![Rank: 13](template/sxp_newcity_02/img/star_level1.gif)
- 注册时间
- 2009-3-19
|
33楼
![](template/sxp_newcity_02/img/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5-11-11 14:35: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在装腔作势的那一面是——质朴。说起质朴的散文,我们绕不过去汪曾祺先生,汪先生的不留那么多的“扣”,写景状物,徐徐道来,即使写刀光剑影的场面,也有几个人的闲致,如《跑警报》,是写战争状态的日军轰炸昆明的事情,面对日军的大轰炸,汪曾祺作为文人,并没有在敌机轰炸中惊慌失措,仔细地观察环境,这样的沉静气质正是对日军的蔑视。铁凝的亲情散文,也是娓娓道来,并没有写进惊天动地的事,如《面包祭》写了自己的父亲在缺乏制作面包知识和条件的情况下,坚持试验,终于成了“一名合格的面包师”。她的散文《母亲在公交车上的表现》,写的是母亲挤公交的细节,“即使车站只有我们俩人,她一定会追随尚未停稳的车子跑上几步,然后贴门而上。”读朱增泉的散文,读出了平和,后来才知道作者是官员、将军,作者的赫然社会身份并没有影响他在散文里把姿态低下来,以一个普通人视角洞察人世沧桑和人文历史——这样的散文,看起来姿态低了,其实精神的向度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