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li]乡 问[/li][li]拙文:长在淮滨[/li][li] [/li] 走在布满青草的田间小路上,柔软而舒适,任凭轻柔的春风撩拨你的发髻,心境也随风儿飘荡起来,听白杨树在耳畔沙沙作响,和谐而律动,你会不由自主的停下了前行的脚步,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尽收眼底的是那一望无际的麦田,泛着青黄色的麦子也随风起了波浪,泛起了涟漪,映在绿树环抱中的村庄,若影若现,还有那不经意间点缀在麦海浪波之中劳作的人们,怎不构成人与自然这幅最完美、最和谐的图画呢! 暂别了城市的喧嚣与纷杂,步入这如诗如画般的田园,站在这里,聆听大地万物心中话语,你会十分自然的卸掉伪装与负载,贪婪的多看上几眼,又自私的将她囊于怀中,不愿意放手,不舍得放弃。 人在旅途,我们也许是活的越久越糊涂,走的越远越不明白。人活一世,活的好一点,已是无可厚非,不争的实事了。年轻者多背井离乡,人在他乡,心在旅途,为活的好一点去集聚财富去了。乡居者多为老人与孩子们了,这也就给乡村带走了几多生机与活力了,多了几分沉寂与平和。乡无闹事,感受乡村的喧闹与热烈,也只能是从机器耕作时的轰鸣与狗儿的狂叫声中去感知了。 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父辈们,抱定“地能生金”这条不懈的信念,视土地为自己的儿女,珍爱由加,小心呵护,他们知道春播一粒种,秋收万担粮,当粒粒归仓,收获的喜悦就是给予父辈们最大最好的回报,他们是那样的容易满足,快乐的象个孩子。饱尝劳作的艰辛,艰辛后欢畅的父辈们,平和的就象村前那条流淌不息的渠水,悄无声息;平淡的就如村口那棵老槐树的叶子,叶自凋零,归入大地。这份简单的快乐,这份平和的淡定,正是我们身上越来越缺少,人性中正蜕变着最潜质的东西,我们自愧不如,我们少了从他们身上认知那份对土地最原始且最朴素的情感,我们又忽略了去享受春种秋收,收获后这份最简单的快乐,我们都是土地的“孩子”,渐淡了去享受这份最原始、最简单的快乐,我们还能去寻找什么样的快乐呢! 走的再远,我们的根还深深的扎在这片沃土,游走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乡情就在一线之间,我们恰似放飞的风筝,飞的再高,那长长的线总在父辈与孩子的手中牵;乡情又是一条简短的短信,简短中流动是浓浓的爱意,淡淡的乡愁,我们不能忘却的是这片土地是我们生生不息的家园,我们生于斯,长于斯,那股淡淡的泥土香味,是心灵上永远不愿丢弃浓浓的乡恋的味道。 黄昏归家,金黄色的夕阳是归家牧童短笛上的一缕光韵,晨曦初阳,又是挂在树梢上蒸蒸日上新的希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