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查看: 438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 淮 河 诗 话

[复制链接]

59

主题

133

帖子

788

金币

5级:上尉

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15-4-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21 19:4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淮 河 诗 话

淮滨高中 杨建平
淮河是一条文化的河。自古以来,生在淮水两岸和在淮水之滨游历的迁客骚人,无不他们的生花妙笔歌咏赞美淮水,借水抒情,以水传情,用淮水来表现他们的失意和愁怨,用淮水来抒发他们的情思和寄托,给淮河文化增添了诸多文化内涵和灵动神韵。
1.奔腾壮阔的气势。淮河具有支流众多,流域广阔,波澜壮阔,奔流不息,让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驻足。淮河也就经常被文人注入到自己的诗词之中,以表达对美好生活和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如《诗经》中的“鼓钟将将,淮水汤汤”,《乐府诗》中的“淮水深,难以逝”。如唐代长孙佐辅的“混沌本冥冥,泄为洪川流。雄哉大造化,万古横中州”。诗人描写的是古代奔腾入海的淮河,从盘古开天的冥冥混沌中一泻千里,横贯中原,直奔东海,可谓是气贯长虹。  

2.壮丽如画的美景。淮河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四季分明,山光水色,美不胜收。如张耒的“浩荡平波欲接天,天光波色远相连。凤鸣两桨初离浦,岸转青山忽对船”,描写秋高气爽之时,淮河平波如镜、水光接天、船行桨动、青山叠翠的美丽风光。“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则描写了淮水傍晚的美景。杨万里的“望中白处日争明,个是淮河冻作冰。此去中原三里许,一条玉带界天横”,写的是冰雪淮河的壮丽景色。
3.绵延不绝的情感。淮河流域广阔,奔腾不息,蜿蜒曲折。因此,也经常被人用以指代延续不绝的事物或情感。如杜甫的“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而白居易的“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将淮河比作人间烦扰不断的名利,赋予了淮水绵延不绝的情感。刘禹锡的“今日转船头,金乌指西北。烟波与春草,千里同一色”,写的是淮河下游淮北平原水草共绿的千里春色。“沧波一望通千里,画角三声起百忧。”皇甫冉眼里的淮河更是有声有色,撩人思绪。
4.民族兴亡的咏叹。靖康之变后,南宋仅统治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在那些亲身经历亡国离家的词人眼中,淮河成了国耻的象征,是他们日夜牵念的抗敌前线。如张孝祥的“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像张孝祥这样以淮河入词,书写失国之痛,盼望收复失地的词作,比比皆是。从他们的词作中,淮河获得了全新的文化生命,成为关注民族兴亡、国家兴亡的代名词。如冯取洽的“叹长淮,篱落空疏,仅余残垒”。如叶梦得的“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
5.国仇家恨的见证。南宋时,宋金以淮河为界,漂泊南方的诗人们,沦落天涯,离开故乡越来越远。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国仇家恨一寄于词。如淮上女的“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里烟波万顷愁”。这恨,是指对金人南犯之恨,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无耻难逃之恨;这愁,是为乡土遭受蹂躏而愁,为被俘虏后的屈辱生活和颠沛流离而愁。淮河蜿蜒曲折,滚滚东流,就成为这深仇大恨的见证者。
6.羁旅之情的寄托。淮河流域处于南来北往的交通要冲,历史上有多少文人墨客、迁客骚人在此驻足,写淮河以咏怀。如韦应物的“前舟已眇眇,欲渡淮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诗人将渡淮西行,到了渡口,天色已晚,他踯躅在淮河岸边,天还下着小雨。极目远望,晚风凄厉强劲,淮河里波浪起伏。诗人的思绪也像淮河的波涛一样翻滚。暮色中,空荡荡的淮河,一声接一声的暮钟,茫茫楚天的雨幕,寂寞变成凄怆,羁旅之情更为浓重。
7.明丽清逸的景致。淮河地处南北气候的过渡带,降雨丰富,有“北国江南”之誉。淮河,在诗人的笔下也就有了诗情画意。如陈师道的“冬暖仍初日,潮回更下风。鸟飞云水里,人语橹声中”。鸟飞与云彩共映于淮水,犹如在淮水中飞翔。水天一色,令读者感动诗人的自得之趣,明丽清逸的景致,平添了无限意趣。苏舜钦的“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写淮水浩荡,与天共流,水天一色,交相辉映。长风万里,吹送归舟,顺风顺水,轻快如飞。
8.闲适安逸的生活。淮河两岸气候温和,素有“北国江南”和“鱼米之乡”之誉。历代文人骚客,多有对当地人民闲适安逸生活的描绘。郑谷有描绘一幅自然和谐、闲适安逸淮河渔民生活的垂钓图。“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诗句把读者带入了欣喜欢快的垂钓画面,给人一种向往激动幸福的感受。而秦观的“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写的是淮河上船户的生活情景,描绘了一幅深秋之夜的淮河船居图。
9.一腔愤懑的感慨。由于淮河处于南北要冲的特殊位置,成为历代达官贵人,尤其是仕途失意的文人寄托愤懑的绝好对象。如宋代苏舜钦的“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诗人因为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而屡受打压。沿淮胜景固然堪赏,而风雨潮生,孤舟晚泊,想到明日征程,情绪是难以平静的。诗人心中有一股如春潮一般的愤懑。而范仲淹的“好在长淮水,十年三往来。功名真已矣, 归计亦悠哉”,通过对淮河风浪的描写,抒发了对仕途险恶的万般感慨。
10.生活沉重的忧伤。《诗经》上就有诗篇描写淮水,“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诗中通过钟声的铿锵、淮水的奔腾来表达心中的忧伤,感叹人生的悲观和生活的沉重,令人思绪联翩。苏轼曾数次途径淮河,并在淮河之滨的汝州、颍州担任州官,他对淮河情有独钟。“淡月倾云晓角哀,小风吹水碧鳞开。些生定向江湖老, 默数淮中十往来。”这首《淮上晓发》历数在淮上的漂泊,抒发了自己忙忙碌碌的感慨和生活沉重的忧伤。
11.细腻柔美的载体。从唐到宋,社会风气文化心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走向精致化,山山水水也都沾染上这种柔媚的风气,淮河莫能例外。如张先的“年少登瀛词客,飘逸气,拂晴霓。尽带江南春色、过长淮。一曲艳歌留别,翠蝉摇宝钗”。追忆少年时自己的风流潇洒,写与一位歌女邂逅之后离别并念念不忘的故事。淮河成了作者细密如水的情思和缠绵悱恻的情感的象征,也成了情意浓浓爱意绵绵的细腻柔美氛围的载体。
12.收复失地的愿望。淮河两岸,地分南北,尤其是宋金对峙的时代,淮河就成为实现国家统一愿望的精神归宿。如杨万里的“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却是归鸿不能谈,一年一度到江南”。面对宋、金划淮而治的现实即景生情,抒发感慨,以天涯、鸥鹭、归鸿作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的悲愤心情,表达了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13. 美好前景的象征。自古以来,淮河就是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我国古人早已注意到了淮河在气候上的重要地位。如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鸟飞长淮,百花满云梦”。作者以淮河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的外部特征入手,向友人描述淮南地区百花盛开的自然环境,实际则是预示友人前途光明与仕途的通达,借以鼓励即将到淮南赴任的友人。淮河已经由实入虚,由气候上的分界变成了人生事业上的转折点,象征着美好愿望与光明前景。
14.颠沛流离的生活。文人骚客在多情的淮水之滨留下许多送别之作。如苏东坡的“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写的是与好友秦观的淮上送别,以水喻愁,惜别依依,催人泪下。“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面对逶迤的淮水,环绕的青山,东坡居士回顾多年来颠沛流离的生活,感到哪里也不如在这淮水之畔,品一盏清茶,尝一盘鲜笋,过一种味淡而清欢的恬静生活。

淮水东流,灌溉着两岸的万亩良田,哺育着勤劳的两岸人民,也滋养着两岸人民的心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9

主题

1万

帖子

3687

金币

12级:上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10-7-31
沙发
发表于 2015-4-22 17:43: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不读此文,还真不知道有这么多与淮河有关的诗文
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

帖子

39

金币

3级:少尉

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5-3-28
板凳
发表于 2015-4-22 20:58: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郑州
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1

主题

4623

帖子

6490

金币

10级:少将

Rank: 10Rank: 10Rank: 10

注册时间
2010-8-26
地板
发表于 2015-4-23 12:19: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郑州
淮河是一条文化的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33

帖子

788

金币

5级:上尉

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15-4-21
5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07:27: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郑州
淮河是一条母亲河,关爱母亲河,爱家爱乡才能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33

帖子

788

金币

5级:上尉

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15-4-21
6
 楼主| 发表于 2015-4-27 09:40: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郑州
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对于母亲河,想说爱你不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33

帖子

788

金币

5级:上尉

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15-4-21
7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12:32: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让下一代都要爱上母亲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33

帖子

788

金币

5级:上尉

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15-4-21
8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06:44: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对淮河没感觉不是错,但永远沒有就,不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