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眼看着“大雪”节气悠悠地过了,天依旧无雪。所谓“大雪”,悄悄地从人的眼面前溜了,溜得无影无踪。想起卢梅坡先生的诗作,觉得言过其实了。雪压梅枝,白中透着鲜红,冷色里藏着暖意,骚人墨客对着雪梅吟诗作赋,固然有趣,可你说“与梅并作十分春”,好像没有了雪,就没有春天似的,那就差强人意了。何也?雪,可以荡涤pm2.5,可以润泽万物,但雪下“过”了,就成了“雪灾”。雪灾,一点不亚于“洪灾”和“旱灾”,2008年冬天的情景,犹在眼前,令人心惊肉跳。
“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古人有赏雪的雅致,几个人围着炉火,温一壶“绿蚁新醅酒”,望着窗外的无声落雪,洁白了原野和村落,覆盖了通往远方的道路。人们在寒冷中体验温馨,在清冷里感受和谐,荣辱毁誉似乎都不重要了。
我在儿时是很喜欢雪的。说是喜欢雪,其实不是喜欢下雪,而是喜欢晴雪。一场大雪过后,太阳红红地升起来,变色龙似的渐渐白了,照出一地澄澈的雪光,蓝盈盈的天空像是要远离这寒冷世界,逃得更加遥远了。我们小伙伴的狂欢就是在此时此刻,带着黑狗或黄狗,裤脚用草绳紧紧缠了,像当年的“八路”似的,去野地里追赶灰色的兔子。大雪覆盖下的兔子,饿极了,出来寻找食物,它鲁莽地闯入我们的视线,我们便舍命地追逐它。兔子腿短,雪深了,它就磕磕绊绊地跑不快,十有八九落入我们的手中,成为简陋餐桌上的美味。
然而,儿时的这些小情趣,并不能给现在的我带来快意。自从儿子大学毕业去打工,我越来越害怕下雪了。下雪与下雨不同,雨过天晴,路路畅通。即使在雨中,车辆也照跑不误。但是,雪却不像雨那么干净利落。如果下了盈尺大雪,莫辩道路,车辆便受阻。即使有清道的工人,费劲且不说,留下的残雪,被结结实实地冻成了溜冰场。一场中雪,趴在路上,往往没有十天半月,车辆别想顺利通行。假如春节前的某一天,遭遇这样的天气,大量的民工就无法返乡过年,他们滞留异乡,成为天涯孤客,不能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岂不可怜可叹?
好在儿子打工之后,天没有下过大雪了。去年倒是下了一场雪,而且是近年来比较大的一场雪。我便忧心忡忡,夜不能寐。“四望失道路,百忧攒肺肝”。观望笼罩在茫茫雪雾中的高楼大厦,树木道路, 我总是预测这场雪马上就会停下来,明天,也许就是一个晴好的天气,红日当空,温度升高,积雪像盛夏的冰淇淋一样迅速干瘪和融化,不会影响到儿子春节返家团聚。果然,这场不大不小的雪,说停就停了。春节临近,光天化日,道路畅通无阻。
农谚云:”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眼看着“三九”和“四九”将要接踵而来,春节也会不可避免地与它们狭路相逢,我便焦虑着每一天,祈祷着每一天,我请求老天不要下雪,更不要下冻雨。为我的儿子能够顺利返家过年,我要祈求一个无雪的冬天。我知道,儿子代表了一个群体,这个群体散布在淮滨城乡的角角落落。儿子顺利返家,他们一样可以顺利返家。我的春天,不是“雪梅”烘托出来的,我就是一个缺少诗意的“俗人”,儿子从远方归来,远胜“雪梅”构成的无限春光!一年回来一趟的儿子,就是我这个“俗人”丰富而宝贵的诗意!
天气预报说,冷空气又要来了,气温还要下降。并且一周三次,但愿冷而无雪,寒而不雨,让我的儿子按时返回滨城,过一个欢乐祥和、风光无限的春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