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5219
- 精华
- 41
- 积分
- 1438
- 马克
- 9563
- 金币
- 3004
- 在线时间
- 645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9-27
- 最后登录
- 2020-7-6
8级:上校
- 注册时间
- 2013-9-27
|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偷” 淮河柳
“偷”是极不光彩的字眼,但那时也不得已而为之,或是少不更事,不知“偷”为丑、为孬。
“偷”牛粪,听说过吗?那些年,缺柴火烧锅,牛粪也成了好东西。干牛粪,直接可以烧锅,湿牛粪则要拍成饼子贴在墙上晒干再烧。据说有个外国记者来中国就专找贴牛粪的墙拍照,外国人看了不知为何物;还拍大人盖小孩用的被子,意思是说中国穷。他就是专门来中国卖社会主义赖的。那几年我家缺柴火烧锅,我才几岁就开始拾柴火。麦季用筢子耧麦草,南地北地的耧,起早背筐拾麦秸根;秋季耧豆叶,拾玉米黄豆根。拾麦秸根、玉米黄豆根一要有信息,知道耙那块地好起早去,二要和犁耙手有关系,否者你不知信息瞎起早,犁耙手不照顾你,你就拾得慢。黑蒙蒙的起早到了要耙的那块地,跟在犁耙手后面,牛拉耙拉了一段,耙齿下就积了一些麦秸根或玉米黄豆根,犁耙手的一只脚一用力,就出现一堆“耙翁子”,土和农作物的根须就聚集一起,我们赶紧去拾去抢。这样很快就能拾一筐,要是一根一根的拾,得拾上一大早。
就这样一年四季,有空就拾柴火,攒在那里,免得烧锅着急。冬天来了,没什么可拾的,就打牛粪的主意。据说牛粪餷(cha煮的意思)稀饭好吃,真有人理解错了,把牛粪放在稀饭里一起煮,后来吃没吃不得而知,反正是闹出了笑话。其实是说牛粪火好,用牛粪火煮稀饭最好,不大不小是文火,煮得透,煮得香。因为冬季牛吃干草,拉的粪才可以烧锅。其他季节牛吃青草,牛粪只能做肥料,是不可以烧锅的。“偷”牛粪要观察好,掌握住时间。太干的牛粪攒不住,早被人家弄走,湿的既臭又重且脏人,不想去偷。要偷就偷半干不湿的,回家晒晒就可以烧锅。偷的时候要钻看牛屋人的空子,看牛屋的人睡着了或回去吃饭了才好偷,否则不是沾不着边,偷不着;就是偷着了也撵你个半里地,骂个狗血喷头。
那个冬季牛吃豆秸,牛粪烧锅最好,等到有一些半干不湿的牛粪时,我们就争相去偷。为了偷得多且顺利,我们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我们兑钱买了一盒“沙河烟”(七分钱或九分钱一盒),让小山叔拿给看牛屋的“阎王爷”(因厉害,队里人送他的外号),并和他叙话。“阎王爷”接了烟,很是高兴,就和小山叔叙了起来,什么“薛仁贵征西”啦,“穆桂英挂帅”啦。他们叙意正浓,我们这边就开始行动了,呼啦啦,呼啦啦,你扒拉一口袋,我扒拉一口袋,还要多弄一口袋给小山叔。风少残云一般,片刻工夫,就把那些半干不湿的牛粪偷完了。临走时,小旺学了一声狗叫提醒小山叔行动结束,好让他借故撤出。半干不湿的牛粪也挺重,我们背得扛得一身汗,气喘吁吁的,但心里挺高兴,因为至少两天烧锅取暖不愁了。
还偷过一次倭瓜(南瓜)。那时生产队好种倭瓜,我们粮食又不够吃,所以“偷”倭瓜也不是太孬的事情。那是个炎热的午后,永强带我们出发了。路上还说了个坏孩子的故事。一家的倭瓜长大了,坏孩子在倭瓜地边割草,忽然想解大手,看见旁边有一个大而青的倭瓜,就用镰刀把倭瓜切开,扒去瓤子,拉了一泡屎,再把倭瓜合上。刚切开的倭瓜有筋(倭瓜的粘液),合上可以长住,这倭瓜又长住了,过一段时间长得大而红。那家人家很高兴,想这个倭瓜肯定甜,就摘回家吃,不想在案桌上切倭瓜时,弄了一案桌屎,就咒骂这坏孩子。这坏孩子后来在人家吃饭时有屁要放,就用手堵住肛门,攥住屁,然后把屁甩在人家饭碗里。不一会就起天道,雷电闪闪,一雷把他劈死了。末了告诉我们,偷倭瓜时要注意看看有没有裂缝,别像那家人家那样倒霉。人不能做坏事,坏事做多了就要遭报应。没想他偷个倭瓜也会借机教育人。
看倭瓜的也是“阎王爷”,要让他逮住了,非打你个半死不可。我们不能正面出击,就迂回过去,从邻队的玉米地里潜过去,悄悄地摸到倭瓜地边。天上没有一朵云,地上没有一丝风,太阳毒辣辣的,玉米地里热而且闷,让人有窒息的感觉,只有知了在远处唉声叹气的鸣叫。我瞄准了一个大而青的倭瓜,看看没有裂缝,就摘下,滚到了筐里,然后在玉米棵里胡乱地薅几把草盖上,就背了出来。路上,心里砰砰乱跳,既激动又害怕,不住地扒拉青草,问永强能否看见。永强大些,可能也不是第一次偷了,就说只管走没事,只要出了地头,就不怕他了。我们一路小跑回到家,那个青倭瓜炒菜吃了两天呢。
荒唐的年代荒唐的“偷”,少不更事不畏“偷”,现在是不齿于口了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