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4007
- 精华
- 0
- 积分
- 480
- 马克
- 4170
- 金币
- 520
- 在线时间
- 198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8-20
- 最后登录
- 2013-9-13
6级:少校
- 注册时间
- 2013-8-20
|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必须有结论
现如今有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就是不能站在政府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不让人自由表达言论,不然就会遭到谩骂和围攻,这是一种霸道和很危险的事情。我从事信访工作三十年,见证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信访工作不断发展变化和渐进的规范的过程。改革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改变旧有的习惯,革除惯性,是一场革命。中国的发展就是改革的结果,没有思想的革命,就没有今天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没有老百姓的丰衣足食,几千年中国人追求的吃饭穿衣的梦想得以实现,不管你承认与否,这是事实!开放也是大有好处的,利大于弊,引进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了解西方的观念,学会与西方人打交道,做到洋为中用。但是,开放也带来不好的东西,颓废的思想,无政府主义和极端的利己主义,加上西方刻意输出他们自己都不愿意要的价值观,培养了一些为他们效劳的所谓懂得西方的“人才”,到处打着人权的幌子,干着亲痛仇快的事情。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哪里有乱子,哪里就少不了这些人的身影。
中国的稳定对全人类都是一个巨大的贡献,十三亿人口有饭吃有衣穿,绝对是了不起的事情。西方曾经有不怀好意的人放言中国人要抢他们的饭碗,妖言惑纵无非是也在搞“统战”,力图联合整个反华势力封杀中国。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国家交往也无非是利益至上,中国的市场充满诱惑力,过去是枪炮相向逼着做生意,现在是打开国门欢迎来投资赚钱,搞封杀行不通了。怎么办?搞输出意识,实行文化渗透,宣扬个人主义颠覆爱国主义,宣扬利己主义颠覆集体主义,宣扬以我为中心抛弃“我为人人”团队精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都要是这样了,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还有凝聚力吗?还有希望吗?
最近看了凤凰卫视的《全民相对论》,真的是“不必有结论”?对于目前的信访问题,说白了就是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也是发展中的矛盾,不可避免也回避不了。国家要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提高,离不开工业的大发展,工业的大发展离不开工厂这个平台。那么,有工厂就必须有城市做基础,城市必须要有土地作依托。目前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最多的纠结就在于城乡的土地征用和拆迁,也是引发矛盾和上访的主要原因。制约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就是所谓的稳定的问题,政府征用土地先要有规划,然后层层报批,最后以每亩地几万块钱的价格,把集体土地性质改变为国有性质。经过建设以后土地的巨大效益显现出来,农民心中就开始涌动着自己的小算盘,要是自己盖房子,那岂不是赚大钱了吗?这样一来就像有些人说的政府与民“争利”。 假如城市交给老百姓一家一户去建设,我不知道会是个啥状态,当然也不能那样办。城市建设是一门严谨的科学,高起点高规划是对一个城市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于城市建设,殊不知政府要投入好多资金,基础道路,前期规划,人力物力等等。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说到底是为人民服务的,它没有多少资金来推动或者叫支撑起城镇一体化这座大楼的。这样,一边是要发展,一边是稳定,这是一架天平。没有发展就不会有长期的稳定,没有稳定也搞不好发展。政府和老百姓的利益本来是一致的,结果眼前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纠结在一起,把政府和群众搞成了“两张皮”,基层干部苦恼,老百姓怨气冲天,再加上个别人的刻以炒作,想干事怕干事,最后干不成事,最终的结果止滞了发展,贻误了时机,与“中国梦”的实现背道而驰,这是中国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事,只有那些要西化分化瓦解中国人的人最高兴。
《全民相对论》栏目组,请到的嘉宾没有一个人有基层工作经验,所谓的教授都是理论上的空谈,理论要经得起实践检验,要能指导实践。在我看来基本也都是瞎说一通,盲人瞎马不知所云。尤其是像“愤青”的所谓的研究员,简直就是一个西方的代言人。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国民素质还不是太高,法律观念淡漠,加上几千年的封建历史的影响,老百姓不愿意打官司,有句流传的俗话:屈死不告状,饿死不做贼,说明打官司成本很高,时间很长,等不起。再说走法律的道路有程序时间的制约,会让他们觉得更是遥遥无期,看不到希望。一个案件从立案到开庭再到判决,再到执行,好多案件十年八年没结果。另一方面,他们认为上访的成本低,找党委政府不花钱,也不需要那么多程序,因为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委政府能够眼见着不管吗?不管是不作为,管吧不好管,因为好多事属于涉法的事情,告诉上访人到相应的部门和机关去,他不听,认为党委政府就是给老百姓办事情的,你是糊弄他。上访人就要求你过问法律的事情,就找一把手。领导过问吧,还要被说成是干涉依法办事。结果导致上访人缠访闹访,越级上访甚至非正常上访。大多上访的群众开始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好多事自认为自己有理,信访部门和有关单位调查解决不及时,造成重复上访,最后把合理的成分解决了。可是给上访人一个下意识的感觉,只要上访就可以解决问题,不管有没有道理,哪怕是他自己都知道不应该解决的事情,因为你已经让他心里觉得委屈过了,那我就要给你别扭。正是政府部门有些人长期和上访人打交道,慢慢的麻木起来,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耐烦,甚至说些不该说的话,直接加剧了和上访人的矛盾冲突,甚至出现对立和谩骂。加之社会分配不公、腐败现象,老百姓有怨气,有些人就是利用这些给政府出难题,让你出丑泄愤。表现为要求解决问题就是一步到位,不立马解决就要围攻谩骂,越级上访,再不然找媒体发微博,加上一些不良的所谓记者大事歪曲,给政府施加压力,把不应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起到了不好的示范效应。最后的结果就是削弱国家政权,达到西方敌对势力的目的。
解决信访问题根本的之道,一要要加强党的领导,党要管党,党要管好管住党的干部,党的各级干部要自觉听从党的安排,服从组织决定,对外一个声音,对内一个心眼,干好该干的事情。二要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政府部门和信访人的行为,加大对违法部门和信访人员的追究力度,任何人都没有特权,都要在法律的框架内从事活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履职尽责,要一查到底给予相应的处分;上访人无理取闹也不能心慈手软该打击的一定要打击,不要给予法不责众的暗示。三要阳光作业,公开透明,没有亲疏之分,没有内外之别。加大宣传力度,对信访问题的解决可以开展全民大讨论,接受监督,该不该解决,如何解决,每一个牵涉重大问题的信访案件,也可以在电视上,媒体上展开讨论,集中智慧,明辨是非,让真理彰显出来光辉。四要加大督查,不给不办事,乱办事的人机会,真正做到令行既止,以规以纪处理和解决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给予答复,不要让上访人等待再等待,望穿秋水。违反规矩就要严格纪律,不搞手下留情。
只要严格按法律办事,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老百姓具有知情权,了解了事情真相,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老百姓就没有多少怨言了,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事情,老百姓是讲道理的,所谓的维稳压力也就不成其为压力了。至于国家信访局的排名,自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因为,在矛盾突发期,大量矛盾积压导致的大量信访问题,迫使国家信访局不得不使用这种手段,逼着下级政府去解决问题。当然不能说这是一个好办法,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关键要下大力气,拿出解决问题的勇气信心和措施,并坚决实行之。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