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端午•碰蛋 拙文:长在淮滨 又是一年端午至,百家万户粽飘香。 端午,像是一本泛黄的书,翻得已经卷了边儿,破了沿儿,只是书中的内容任凭岁月风雨 |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艾蒿插在大门上,田野一片麦儿黄,家家户户过端阳。”不知不觉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候,思绪会随那股清香回到儿时的记忆里……。 |
们总盼着节日的到来,睡梦里也会编织出那份丰盛和欢乐。不谙世音的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忧虑和 | 苦楚,不过问家有几斗米,筐里有多少蛋。全然不顾大人们为了生活 |
艰辛劳作的景状,只知围着桌子,过节就盼有好吃的,在鸡蛋、大蒜、粽子之间找寻那份属于儿时的乐趣。 |
粽子下锅了,架上柴火,放在那儿慢慢地细细的煮着。还依稀记得:煮粽子的时候,母亲嘱咐放几个鹅蛋、鸡蛋,还有咸鸭蛋一起煮,说是端午一定要吃的,这是吉祥。 | 早起的一干儿女穿着新衣,早就盼着吃上难得吃到的珍馐,围着锅灶,任烂熟的大蒜味刺激味蕾,站在旁边,盼粽早糯,等蛋早熟。 蛋是放在煮粽子的锅里煮的。和粽子一起烀出来的蛋,颜色渐变深了,鸡蛋褐红,鸭蛋变的更绿,鹅蛋又变得青白,气味香郁,苇叶和糯米的加上蒜香一丝丝渗入蛋壳,清新略带甜蜜。奶奶说: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还说吃五月粽锅里煮的蒜一个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晒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的事已无从考证。 淌着草青青伴露水珠儿,走在乡间小路去上学的我们,如吃饱食儿的鸟儿一般,叽叽喳喳、连蹦带跳、打打闹闹的一路涌向学校。到了学校不是先进教室,而是和小伙伴们来到老槐树下玩蛋。先比比谁带的蛋好,其实就是比比谁的蛋大。手握大鹅蛋的孩子脸上写满自豪得意,拿着鸭蛋鸡蛋的孩子也是一脸不服气的样子,剑拔弩张,一场碰蛋的硝烟大战就要拉开帷幕。 说起玩碰蛋的游戏是男孩子们的专好,还清晰的记得玩法就是从高处用手挖一道浅浅的沟,往下滚蛋,比谁的蛋滚得远而不破,不服输的反复捡回鸡蛋,然后再滚,俏皮拌嘴,嘻笑怒骂,游戏进行中的乐趣真是无以言表。再就是用蛋顶蛋,看谁的蛋壳最坚硬者谁为胜。每人手握一个鸡蛋,把鸡蛋的尖头露出一点点来用力碰,谁的鸡蛋碎了就算输家了,眼巴巴地看着赢家把破了的熟蛋塞进嘴里或放进衣袋子里,胜利者举着鸡蛋欢呼的神情,还有炫耀着找下一个对手的洋洋得意、欣喜若狂快慰......。 那些儿时在我们的世界最快乐、最乐趣的碰蛋游戏,而今的孩子们不知,也不会去玩了。大树下、草地上再也难见那群天真无邪的小人们群聚在一起了,曾经那段难忘的童年时光在记忆里已经越走越远,也变得越来越模糊起来。 今年的粽子依然香糯,只是味道少许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