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奶奶的守望 ............................................................................................................................................................................................ ............................................................................................................................................................................................
题记:又见一年重阳至,又闻丹桂自飘香,记忆的碎片拼凑成思念,怎不去想念曾经爱我和我爱的人,泪流于心,心门难闭......。
岁月留下的是记忆,留不住的是快乐的日子。
打开尘封的记忆,还曾记得,村东头那条小路虽不是通向外界一条唯一的路,但不一样的是这条路是我们归家的必经之路,也是奶奶守望幸福,守望希望,守望着爱唯一的路。
每每走过这条小路,熟悉而又陌生,亲近而又久远。那座青石板铺成的小桥,潺潺流淌不息的渠水,那棵长在高岗上的老槐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都是我心头上一抹挥之不去的记忆。正是这已久远还未尘封的记忆,让我领悟到真爱无价,让我感悟到生命的脆弱,让我知道了爱是简单,爱是奉献,爱是给予。
奶奶是一个平凡的人。虽说目不识丁,却能用自己的方式读懂爱的箴言;不会写字,却能用自己的方式书写出朴素无华、简简单单的一生。
奶奶守望的人是父亲。身为独子的父亲在县城工作,也是方圆几里在外工作为数不多的人。每逢父亲归家的日子,是我们祈盼的日子,也是奶奶惦记的日子,我们祈盼的是父亲带来新的学习用具和别家孩子吃不到的新鲜零食,以及孩子独有的、最容易满足的那份骄傲与虚荣心,却无瑕顾及奶奶心中惦记的是什么。只知道每到父亲归家的那日,奶奶便会背起背篓,拿着小锄头,早早的来到村东头的那块高坡上,站在那棵老槐树下,时不时的向南方眺望着。“又等你儿子呢?”“是哩,今个又该回来了。”脸上写满了的是幸福与自豪。
当父亲骑车的身影从南至北渐渐的变得的越来越清晰的时候,奶奶颠起她那颤崴崴的小脚,风一般的向家中急奔,人未进门,那清亮而又喜悦的喊声先窜入我们的耳鼓,“娃哎,快去看哟!你爸回来了。”我们雀跃着朝村口跑去,簇拥在父亲前后,小院里的欢笑声飘荡。
又到一个父亲该回家的日子,父亲回没回来,奶奶那张会“说话”的脸便会告诉我们,我们从她那几多失落,几分沮丧的神情里,知道了今天奶奶未等到儿子归家,我们的父亲没有回来。
奶奶守望的人是我们。还曾记得,与弟弟随父亲来县城上学,对家的眷恋是我们一门不及格的功课,以记不清有多少个回家的日子,只知道不论春夏秋冬,醒暑严寒,日落月明,刮风下雨,每个假日都是我们归家的日子。我们知道第一个迎接我们回家的人,是村口那渐渐清晰印入眼帘熟悉的身影,就是站在村口那高坡上的奶奶。我们知道听到那熟悉不能再熟悉的声音,还是那句:我的娃们回来了。我们更知道,我们未能回家的那日,是站在村口那块高坡上还久久的等待我们回家的身影,还有那份几多失落,几分不变的沮丧神情。
又到了一个“放学回家”的日子,心里明明知道,还是那个回家的时辰,还是那个熟悉的地方,而那个熟悉的身影今不再了,却还是忍不住会看上一眼,还想再听一声:我的娃们回来了!
花开无语,落叶无声。多想再听一声:娃哎,快去看哟!你爸回来了。好想再一次簇拥在父亲身旁,与他一道归家,再听听那久远了的小院里飘荡的欢声笑语......。
光阴荏苒,岁月无情,对于这些只能是一种奢求。我知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面对生命的脆弱,生命的无奈,我们显得苍白无力,留给我们的只有记忆,去品味记忆,从记忆的碎片中感受幸福了。 |
月夜思情,思乡、思亲、思人,这份淡淡的相思,你寄出去了吗?!却不知道,相思又有谁来拆开.......。 |
拙文:长在淮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