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4007
- 精华
- 0
- 积分
- 480
- 马克
- 4170
- 金币
- 520
- 在线时间
- 198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8-20
- 最后登录
- 2013-9-13
6级:少校
![Rank: 6](template/sxp_newcity_02/img/star_level3.gif) ![Rank: 6](template/sxp_newcity_02/img/star_level2.gif)
- 注册时间
- 2013-8-20
|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
“风、花、雪、月”,是中国有历史以来,文人雅士们吟诵的不可或缺的题材。本来很美的四个字,由于演绎的关系,逐渐代表着不太符合正统文化要求,有着无聊和色情的含义在里边了。
其实它的本意都是临摹自然界的现象,通过自己对各种自然界的事物的观察、理解和感悟,把自己的情感注入进去,从而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都是有钱、有闲的人们享受自然的、超然物外的歌咏酬和对象。单从字面看,无论何时提起,它都会让人联想起浪漫、美好和佳期如梦、柔情似水的场面。到了宋代,程朱理学盛行,要求人们压抑自己的情感,推行禁欲主义,推崇贞洁烈女,一切不符合他们认为的标准,都是反“道德”的,就应该批判。其实他们推行的理学,就是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仔细研究中国的历史,就会不难发现,中国的文学是随着社会意识形态在起舞的。当统治阶级推行开明的治理社会的方针、政策时,文学就会兴旺起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国文学史上就会有一段耀眼的文学兴盛时期。春秋战国、唐朝时期,就是很好的例子。当统治阶级对自己的统治有危机感的时候,理学就会马上应运而出。西汉的早期和宋朝的中后期,就是如此。当然文学就会萎缩。
“风花雪月” 这四个字约定俗成为成语时,它的解释就是这样的: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风花雪月”为何被这样解释,被这样约定俗成?坏就坏在假道学们的批讲,才会逐步被推上美好事物的反面,被戴上为正人君子不齿的黄色、颓废、无聊的帽子。中国历史是一个畸形的东西,它很富于联想和望文生义,因而会出现“文字狱”。作为封建社会的文人们很难,可以说整天如坐针毡。假如你一针见血的针砭时弊,提出治理国家的意见和建议,你就可能得罪皇帝和众多有权势的大臣们,就有可能被满门抄斩和株连九族;无奈回避建功立业、货卖帝王家的问题,说些自然界的现象,歌颂美好的自然风光,描写人们的爱情生活,你依然要被约束,你在蛊惑人心,把人们往邪道上引领,也同样不利于统治。封建社会的教育就是一个“模压式教育”,要把人们都变成统治需要的、被固定好的、已经成型“胚子”。“风花雪月”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宋·邵雍《伊川击壤集序》:“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说的是依然是自然现象。但是到了元朝,这个词的意思就变了味。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卓文君、秦弄玉……本是些风花雪月,都做了笞仗徒流。”,明显的就是说文人雅士,闲得无聊作些歪诗酸词,败坏民风,由此受到杖笞。可是到了清朝时候,就被明确告知“风花雪月”是引诱青年人学坏的罪魁祸首。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中就有这样的说法:“小弟每常见前辈批语,有些风花雪月的字样,被那些后生们看不见,便要想到诗词歌赋那条路上去,便要坏了心术”。封建社会是家天下,帝王君主们要的是为统治服务的经国纬世之才,见不得与治理国家无关的诗词歌赋,因而便要打上“下流胚子”的烙印。
我们翻开汉语词典,查一下就会发现“风花雪月”的近义词,就是花前月下。作为“花前月下”这个专有名词,则又专用于青年男女身上,表现的也是你情我意,相互倾慕的儿女私情。但这四个字在过去要远远比“风花雪月”好得多,因为“花前月下”指的是男女之间正常的恋情,孔夫子说:食色性也!别人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人的固有的本性如此,老夫子已肯定,再反对就是和圣人对着干,没有人敢。“风花雪月”则被指为是荒淫乱性,宿柳眠花的花花公子,是伤风败德的恶习。
现在反过来,假如我们把这四个字分开来看,其中的意义立马就变为美好的东西了。宋代伟大的爱国主义大诗人陆游,在诗里描述的风,就非常美妙。“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过年时节,人们敲锣打鼓欢迎春天的到来,依然保持着古代美好的传统和习俗。这里的“风”被称为传统。作为唐代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对花的描写流传千古,一直为后来的人们传唱。“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更为人们熟知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把三月的扬州称赞的美不胜收,像烟火一样的绚丽多姿。唐朝的边关诗人岑参把西北边陲的雪写的灵气十足,表现的活灵活现,富有生气,让人没有那种风刀雪剑的寒意,成为千古绝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飞雪,遍地的树木都像春天盛开的梨花一样。作为描写明月的诗句则更是数不胜数,像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都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心思,从而脍炙人口。
假如你要想最直接的了解“风花雪月”,也可以到大理去。作为地理景观,大理人会详细的为你解说这个词,并告诉你她的美好之处。因为“风花雪月”是大理最著名的四大景观: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有对联为证:上关花,下关风,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横批就是:风花雪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