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7682
- 精华
- 3
- 积分
- 4593
- 马克
- 26541
- 金币
- 6439
- 在线时间
- 2969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8-26
- 最后登录
- 2025-4-1
10级:少将
  
- 注册时间
- 2010-8-26
|
12楼

楼主 |
发表于 2023-11-29 16:55: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因为它太稀少了!上级有要求的。这不是病态,是它们的职责。
不知先生知道不知道朱鹮?罗山繁育的朱鹮的成本高到你不敢想象,一只鸟的食物的成本远远高于一个人,更不要说繁育设施、科研,及其他行业避让所带来的影响。朱鹮原是韩国、朝鲜、日本的国鸟,因为二战、韩战在东亚基本绝迹,都认为该物种已经绝灭。上世纪70年末在陕西洋县意外发现了7只,从此中日联合开展研究和人工繁育,先后在洋县、河南罗山、浙江三个地方建立繁育科研基地,经过近50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才恢复到2000只,耗资可不是一般的大。一个物种绝灭容易,恢复太难。
青头潜鸭也差点成极危物种了,据普查全球也不会超过2000只。淮滨前几年发现过一只,今年发现12只,这是生态建设的特大喜讯。保护它也是刻不容缓的事!送往郑州的还有在保护区取的冬候鸟的粪便,一并检测这只鸟出现病态的原因(它身上没有外伤,也没发现当地人投毒),它是否感染禽流感就是要首先怀疑的方面(候鸟迁徙是禽流感传播的重要途径),这事关禽类养殖业,这是大事。
简单的看就是一只野鸭子,其实真不是那么简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