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5911
- 精华
- 0
- 积分
- 876
- 马克
- 4056
- 金币
- 2533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9-4
- 最后登录
- 2025-9-10
7级:中校
  
- 注册时间
- 2014-9-4
|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七月初天刚蒙蒙亮,
东方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
弯弯的淮河上升腾着氤氲的雾气,
已然带着一丝薄薄的温意。
老李拖着行李箱早早来到淮滨南高速入口,
不时探出头向北方看上一眼。
刚经历七年级期末考试的孙子,
一脸木讷的表情中
隐约又带了些心神不安。
老李虽然是个皮躁肉厚的庄稼人,
他也注意到了孙子的细微表情变化,
伸手拍了拍孙子的肩膀:
别担心,一会儿车就来了,
虽然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
但是过暑假了肯定要去爸爸妈妈那儿,
他们不会过多地责怪你,
肯定会带着你去好吃好玩的。
孙子不置可否,低头抠起了手指。
老李扶了扶行李箱,
继续探着头向北方的公路尽头看去。
几声汽鸣声打破了夏日清晨的宁静,
一辆大巴稳稳停靠在高速入口的加油站旁边,
这是最早出发的一班从滨城去上海的大巴。
滋地一声,气闸推开了车门,
车老板从车上下来,
一看就是生意不错心情大好,
他满脸笑容地冲老李吆喝道:
是昨晚打电话要去上海的吗?
赶紧把行李箱放好,就差你们了,
上车我们就出发!
老李安置好行李,领着孙子上了车,
眼前的场景既熟悉又震撼:
满满一车全是孩子和老人!
孩子和老人的比例约在7:3,
有很多孩子经常利用假期往来沪滨两地,
经验丰富已经完全可以一个人出行了。
老李爷孙俩慢慢从车头向车尾的方向走去,
长长的大巴车上,
他们经过一排排座位,
看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
孩子们一脸稚气地对视着他们,
虽然有很多人想不通,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侯
搭乘八、九个小时的长途大巴,
冒着晕车劳累的风险
去往一个陌生的地方。
那个地方人烟稠密,
但人与人之间大多互不相识。
那个地方马路宽阔四通八达,
但路上的行人永远神色匆忙。
加班、排班、白班、夜班,
绩效、奖金、补助、社保,
是那个地方的人们永远谈论最多的话题。
最重要的是,
那个地方,是父母务工所在的地方。
这些孩子们打从来到世间,
每到寒暑假期,
便如同候鸟般定期来回迁徙。
从豫东南到长三角,
这六七百公里的里程,
一头是乡愿,
一头是生计,
两头兼顾却不可得,
于是宋朝大文豪苏轼说道: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车窗外的杨树林和刚插上秧苗的稻田疾速向车后飞奔,
老李和孙子挤在最后一排座位上,
扭头看着这一切:
上海越来越近,家乡越来越远!
他索性把脑袋向后一仰,
闭目养神得了。
毕竟~~~
明年这个时候,
将会是,
又一个一模一样的循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