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查看: 554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淮滨往事—— 一位老人在三空桥的经历

[复制链接]

533

主题

4470

帖子

3702

金币

10级:少将

Rank: 10Rank: 10Rank: 10

注册时间
2016-3-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21:57: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驻马店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丁冬放,1910年生,江苏省兴化市人 ,1929年参加革命,是一位出色的革命家。1929年到1931年上半年,丁冬放在李石曾等办的国立劳动大学里学习土木工程,在校参加了“社会科学研究会”,主要是学习马列主义。1932年丁冬放曾做过公开的职业是在漕河泾土地局作漕河泾一带的河道测。1932年冬,丁冬放由广东回到上海,也曾在《现象》月刊写过文章。

1933年夏,丁冬放由中共沪西周家桥分区委调到上海工联工作。丁冬放先后担任过中共沪西分区区委宣传部负责人、上海科学研究会研究部副部长、左联盟总小组长和互济会小组长,也曾写出了许多论述中国经济的文章,揭露国民党四大家族的经济垄断。

由于长期革命斗争的磨炼,丁老具有非同一般的坚韧性格和思想作风。1930年上海中共地下党员的活动中有他的行踪,1934年国民党监狱的政治犯花名册上有他的大名,延安宝塔山下的抗日健儿中有他的身影。后来,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丁冬放在革命实践中,逐步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银行家。

他注重调研,工作密切结合实际,在全国解放后,曾任人民银行东北区行副行长,人民银行总行信贷局局长、办公厅主任、行长助理、副行长等职。中国的合作化问题,最先提出来的人就是丁冬放。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人民银行任职 3 0 多年。丁冬放对下级干部总是很谦逊和蔼,听人汇报时耐心细致,需要打断时,总是笑眯眯地说:“这个地方,你再说一遍!”或者是:“这样分析问题,不太全面。”等等。丁冬放在主持全国性的会议时,也常谦虚地谈:“我们都是大机关里的小干部,小干部坐大机关!”

1969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河南省信阳地区的淮滨县创办了“总行五七干校”。1969-1973年间,央行、财政部、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央财经大学等单位的两千多名干部从北京下放淮滨五七干校。干校的连队基本上以原行政司局为一个连队建制;也有因人数较少,二、三个司局合编一连队的。如是:办公厅为一连,政治部为二连,国外局为三连,信贷储蓄为四连,发行局为五连,农金局为六连。它们都是专司农业的连队。除此之外,还有负责后期加工连、机务连。连队得结构也在不断变化,随着时间变迁,人数较少的“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人员合并为一个连队。

这期间,丁冬放受到冲击,在淮滨五七干校劳动。丁冬放是部级干部,所在的第二连在今天的河南省淮滨县三空桥乡。


丁冬放同志回忆到:
1969年我巧遇“史无前例”之机 , 到豫东南放羊, 后因高血压被迫改为管路边菜园, 防止农民割野草。 我了解到农民是由于无柴煮饭而被迫割路边野草的。

在淮滨干校劳动时,丁冬放在放羊途中见到附近百姓割拔路边的青草,就问拿这些草作什么用,农民告诉他因为无柴而拔草烧火做饭。他一直将此事记在心里。“文革”后丁冬放恢复了职务,一直在努力建言,丁老对农村沼气节柴灶等听到什么地方有好办法就亲自跑去看。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普及沼气灶,使无柴烧饭的百姓不再去割路边青草,让家家户户都能烧饭不用柴。


(丁冬放同志)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丁冬放恢复了领导工作,政治热情倍增,忘我工作,要把流失的时间补回来。无奈力不从心 ,年事已高 ,1980年底不幸身患重病,难以正常坚持工作。

1989年3月23日14点30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经济学家、银行家,我国金融战线的杰出领导人,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党组成员丁冬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终年80岁。


2019年9月16日淮滨县三空桥,原中国人民总行五七干校第二连队。老仓库的墙壁依然残留着特殊年代的标语:“万岁!万万岁!”回望过去,百感交集!




-------------
其他下放三空桥的人物:
在淮滨三空桥,除了丁冬放下放这里,还有一位知名人物:刘鸿儒

刘鸿儒,男,1930年11月生,吉林榆树人。194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研究生学历。副博士学位。研究员。1947年为东北行政学院学员、组织干事。1951年为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教员、党总支部书记。195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研究生班。1953年为东北人民大学经济系教员。1954年在北京俄语专科学校留苏预备部学习。1955年赴苏联,入苏联莫斯科大学财政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任党总支部书记,获经济学副博士学位。1959年回国。后任中国人民银行计划局干部。1960年下放任上海市南汇县惠南公社副社长。1962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计划局货币流通处、办公厅综合处副处长。
1962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综合处副处长。

文革的刘鸿儒没有受到太大冲击,一则是他在当时写出的文章和著作还不是很多,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那个专家、行家如林的单位里,论资排辈他都还不够资格,一时之间还排不上号。二则是他出身贫农家庭,幼年当过童工,苦大仇深,他当时不过是一个处级干部,在部一级的大单位里,至属于一般的“革命群众”,算不上当权派,这也让他躲过很多风浪。不过虽然有幸没有受到批斗,但却下放到五七干校,而且是两次,一次是淮滨干校,一次是固安干校。
1971年4月刘鸿儒下放淮滨五七干校二连,
(注释:刘鸿儒在淮滨耕地、杀猪、买鸡、做饭、扛麦、晒场干活的事迹很多,篇幅有限,因此这里省略……)

刘鸿儒1972年任财政部办公室副处长、负责人。1976年在河北省固安县“五七”干校劳动。1977年任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1980年7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组副书记,后任中国人民银行理事会副理事长。1988年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1989年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刘鸿儒1992年-1995年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一任主席(正部级)。曾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著有《社会主义货币与银行问题》、《社会主义信贷问题》等。2012年3月29日,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会名誉理事长。

1974年,财政部撤销了淮滨五七干校(1969年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合并,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撤销后,三空桥的这个央行干校二连,演变为淮滨青年场,接收淮滨、信阳、郑州的下放知青。

难忘淮滨——铁路子弟回忆淮滨三空桥青年场
http://www.huaibin88.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309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9

主题

9万

帖子

9749

金币

13级:大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17-10-20
沙发
发表于 2023-1-14 22:32:07 来至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努力找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主题

1万

帖子

1695

金币

11级:中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注册时间
2022-3-30
板凳
发表于 2023-1-14 22:55:06 来至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