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九·一八”事变之整编 文/二狗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陆军在国内的地位一落千丈,特别是“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开始大规模裁军,军费大幅裁减。裁军以前,职业军人是日本社会最受尊敬的人,军人是最光荣的职业,但是裁军后,职业军人一下变成社会上多余的人,一些饭店和营业场所甚至拒绝身着军服的人进入。裁军给职业军人带来了强烈的失落和焦虑感,引起了军人的极大不满。
1929年5月由永田铁山、小烟敏郎、冈村宁次等组织日本陆军大学第15-18期少壮军官成立的“二叶会”和日本陆军大学21-25期毕业生成立的“国策研究会”(又称星期四会)合并组成“一夕会”,主张陆军人事安排要以陆军大学出身者为主,努力谋取陆军省与参谋本部的要职,对外以武力解决中国东北和内蒙问题,取得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权益。臭名昭著的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东条英机、石原莞尔都是“一夕会”的成员;另一支在1930年9月由陆军省和参谋本部少壮派军官组成的“樱会”,其中坚人物为桥本欣五郎,二战期间侵华派遣军总司令官,上述“一夕会”主要成员冈村宁次也是该团体重要成员。“樱会”与“一夕会”一样,对外均主张以武力解决所谓的“满蒙”问题(“满蒙”即今东北和内蒙地区),1931年3月和10月樱会两次发动政变,密谋通过武装政变建立军人专政,并一举解决侵占中国东北和内蒙的问题,阴谋失败后被迫解散。
1931年,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日本政府急于发动一场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借以转国内人民的视线,缓和阶级矛盾,并依靠掠夺中国财富,来医治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于是日本人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以此作为对侵略中国的借口,正式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九·一八”之前,日军与东北军阀张作霖一直维系着合作关系,随着东北地区人心所向和张作霖势力的逐步加大以及东北军有亲美现象问题,日本开始视张作霖为障碍。1928年,日本关东军在皇姑屯附近将从北京回沈阳的张作霖专列炸毁,张作霖身受重伤,一条腿和一只耳朵被炸飞,最后不治而亡,史称“皇姑屯事件”。日本关东军希望籍此事件造成东北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借机取得东北的控制权。
事与愿违,“皇姑屯事件”非但没有让日军看到期待的混乱场面,相反,同年12月29日张作霖之子张学良突然宣布东北军接受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领导。张学良进一步对日本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并开始在南满洲铁路附近建设新的铁路设施,通过低廉的价格与之竞争,导致南满洲铁路陷入了经营危机。感到危机感的关东军不断提出抗议,但张学良并不愿意妥协。因此日军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等人决定发动战争来夺得主导权。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独*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夜22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备队。
爆炸同时,呆在铁路爆破点以北约四公里的文官屯的川岛中队长,立即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爆炸后,驻扎中方北大营和沈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进攻。南军为平田幸弘指挥关东军第2师步兵第2旅第29团,北军为岛本正一指挥的铁路守备队第2营。
当时,北大营驻守的东北军第七旅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而事前张学良曾训令东北军不得抵抗,驻守部队并未做出激烈反击。第七旅三个团中有两个团按指示撤走,只有王铁汉的620团未及时接到撤退命令,被迫自卫抵抗,最后突围撤走。由于执行不抵抗命令,(蒋介石曾密电张学良:“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后中央处理可也)北大营逾万名守军被只有500多人的日军击溃。
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日军得以全面攻占东北三省,由此,日本帝国露出了它贪婪的嘴脸,侵华战争全面发动。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历史血鉴,警钟常鸣,勿忘国耻,发奋图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落后就要的挨打,贫穷就会志短,作为生长在新社会的我们,应该牢记这场血泪历史的深刻教训,奋发向上、励志图强,要有一颗和周恩来总理少年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样的壮志宏心。
这场日本人精心策划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灾难和巨大的损失的同时也深深地伤害了日本人民……历史的炮声早已停息,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考。每年的“九·一八”我都会想起在这场侵华战争中逝去的先烈们,虽然已过去了79个年头,可是受害者的血泪悲泣之声仍然不绝于耳,每当看到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国旗飘扬在天空时,就会激起我内心的豪迈,这段历史血泪的教训,不仅仅是民族仇恨,更是激励我不断前进的声音……此刻耳畔又响起庞龙那首熟悉的歌新版《松花江上》,将我一下代入到那悲壮的30年代,我好像就在1938年7月7日晚上的武汉,与十几万人一起用血泪凝聚的感情唱着张寒晖的《松花江上》,掀起了抗日救国的交响: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九·一八”事变 主要经过:
1931年9月18日 日军制造“九·一八事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1年9月19日 奉天(沈阳)、四平、营口、安东等南满铁路、安奉铁路18座城镇失守。
1931年9月20日 长春沦陷。
1931年9月21日 日军占领吉林。
1931年10月19日 日军攻陷黑龙江省府齐齐哈尔。
1932年1月3日 日军占领锦州。
1932年2月5日 哈尔滨沦陷。
1932年3月1日 日本扶植“满洲国”正式成立,末代皇帝溥仪担任国家元首,定都新京(今长春),年号大同。
1932年3月9日 溥仪登基仪式在新京举行。
1932年9月15日,日本与伪满洲国签订《日满议定书》,满洲国承认日本的既得权益,并允许关东军在满洲国内驻军。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