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查看: 10699|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号脉

[复制链接]

147

主题

1773

帖子

1983

金币

8级:上校

Rank: 8Rank: 8

注册时间
2010-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16:5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号脉——中医诊断疾病讲究望闻问切,切——即是其中一种,俗称号脉。

    左侯心肝肾,右侯肺脾肾。说的也就是通过一个人左右两手的脉口——寸 、关、 尺,通过三部九侯法的运用, 能洞察人的五脏六腑功能兴衰变化,以至于分析身体疾病强弱变化,从而对症下药,解患救疾。

    中医学博大精深,其体系精髓思想来源于上古先哲中的“ 阴阳 ,金木水火土,精气神”学说。加以上千年,历代医学人士,临床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自称一体,成就了现在的:“中医学体系”。但,咋一听,其精髓思想与算命先生运用的阴阳,五行算命,推知人之吉凶,好像有点牵扯,也就显的比较深奥,并且有点悬乎的感觉。

    学好中医不是那么容易的,且说要背上千味中药的药性归经产地以及主治,也不说要背几百首绕口的方剂,更别说去研究透什么《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以及《本草纲目》,单是中医中最基本的,四诊中的望闻问切里的切,即是 切脉 俗称的号脉,没个十几年,几十年的摸索,也不能说的上掌握。

    中医讲究相传相承,父亲今年50岁,行医近30年,比我年龄都大,父亲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爷爷,也是一辈子行医,爷爷的父亲也是医生,当然,那个年代,基本都是中医。

    号的一手好脉,对诊断疾病尤为重要,脉为疾病中病证反应之根本,脉象号准了,症候搞清了,辩证起来就容易,对症下药,要到病除,不在话下。

    爷爷的父亲带着年轻的爷爷,爷爷带着年轻的父亲,号脉,辩证,下药,耳熏目染,加以实践,常年累月下来,代代相传,脉号的自然是不孬的。

    如今,愿意学中医的人,逐渐的少了, 加之科技发达,医疗诊断设备的运用,谁也懒得动这脑子,仪器检查,准确省事还挣钱
   会真正号脉的人,少了,也就不足为怪。

    记得小时候,见爷爷号脉,周围人是不能说话的,需要安静的环境,蹙眉屏息,闭目思考,极为认真。爸爸也是,连把脉的姿态,都得到了传承。

    很多电影电视作品里,往往会有这样的镜头,一个重病即将死亡之人,医生一把脉,就能说个大概有救没救,或者能准确说出还有几日光阴。
  
    这并不是瞎说,重病之人,脉象的变化,极能觉察出病情的恶化程度,脏腑功能的衰减程度,再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加以分析,确是能知道个大概的。

    号脉—望闻问切中的一种,诊病救人,千百年来,亦是如此的。

    如今却变了味,源于村子里发生的这个故事,我有点痛。

     村子不大,人原本也不多,年轻人没有谁愿意在家守着二亩薄田的,都出外打工挣钱去了,留下的都是老人,孩子。整个村子,大多时候死气怏怏,没个活力。         

     钱从来都是个好东西,可以买吃的住的,过上好日子,哪能挣钱去哪,到了外地,租个房子,找个活,打工挣钱,比给家里待着大眼瞪小眼,没钱发,要好很多倍。

     钱越来越不值钱,却越来越重要,近几年物价上涨,加之,红白喜事,结婚生子,当兵上学,甚至买个拖拉机,家里母猪生了小猪,都得大摆宴席,接客受礼。

    钱的好挣程度永远赶不上人们想方设法铺张浪费钱的程度,看似礼尚往来,好不热闹,其实都吃进去了。在收礼回礼间,可见人心百态,各打各的小算盘,早已脱离了原本那份纯朴无邪的乐趣。

    扯的有点远了,但是想一想,与我说的故事还是有点关系的。

    村子的一位老太太,七十多岁的年纪,丈夫去世十几年了,儿女都在外面打工,在家领着两个孙子,一把屎尿的拉扯,虽累点,但也愿意,至少不那么孤单了。再说,村子里的老年人,哪家不是这样呢?

     身体好不觉得,能走能行的,都不愿意给儿女添麻烦,这不,老太太最近半月心慌胸闷,走两步路就喘的慌,说话都没大力气,就这,也没敢打搅儿女们,实在是撑不住了,叫上在家的大女婿,一块去医院检查,不妙,肺心病了,这可得了,这老太太也真能忍,这病,不是一年两年就得的了的,这下不住院不行了吧。

     可老太太脾气倔,这大概也是大多数农村老年妇女的脾气,一辈子舍不得花钱,不愿给孩子们添麻烦。死活的不住院,就是怕花钱,坚持来家吃药,休息,可想,来家没几日呢,加之内心焦虑,害怕,就卧床不起,大夏天的,也不咋吃饭,精神日渐差了起来。

    自觉时日不多,也不怎么顾及讲理了,嘴里开始念叨儿女们,希望他们能回来。

    病重期间,老人的大女婿,没少往我家跑,叫我爸去看看病情,这是医生应该做的,我爸头次回来,第二次她的大女婿再来的时候,就不怎么想去了。

     我不解,我爸说:叫我去号脉,意思是看看还能活几天,然后儿女大概算准时间再回来。

     啊,我怔了一下,还有这样的啊      

     那你咋说的呢,我急切的问爸,我说病人几天不吃饭,又是夏季,面色苍白,脉象微弱。恐时日不多了。

    那,那她儿女们是怎么打算的,我迟疑的问着。咋打算?说工厂活最近很紧,走不开,叫我最近多帮忙给号号,说准了大概时间再来。爸,无奈的说着,叹着气。

     老人的大女婿每次来,都会笑着说:这附近人都知道,你号脉是祖传的,号的准,你再帮帮忙....

    爸没次都想推脱,我也明白了爸的为难,甚至是与我心一般的不舒服,甚至是恶心于做这样的事情。好好的号脉治病,竟然成这了...

    但,碍于面子,又是本村的,父亲每次都是会去的,每次回来,父亲都不咋说话,叹息,甚至是自言自语道:我能决定她什么时候去世吗?难道非要我说什么时候去世,他们才来吗?

    我也想,是啊,来早几日,又如何,能耽误多少钱,母亲就一个,一个快死之人,想念自己的孩子,孩子却怕来早了,母亲没立即死,浪费了挣钱时间。

    最后结局是:这位老人死的时候,只有她的大女婿及两个小孙子在身边....

    母亲落气了,儿女们都来家了,一个个面带悲伤的表情,痛哭流涕,呼天唤母...

    然而..

    在母亲丧酒席过后,在一张张红票的照射下,儿女个个精神饱满,红光满面,脸 比那未落地,躺在堂屋中间,油漆未干的红漆棺材还要亮堂。

    老太太最终是要埋掉的,带着些不该奢望的遗憾吧。

    怪谁呢 ?

    只怪老太太太不坚强了,死的太突然,

    并且是:没掐准孩子们的时间,就死啊!

评分

参与人数 2 +23 收起 理由
卡其色 + 21 优秀文章,支持!n神马都是浮云
白露河 + 2 优秀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一撇一捺 念个人一舞一蹈任逍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184

帖子

185

金币

5级:上尉

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12-12-28
25
发表于 2013-1-10 12:46: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青浦区
支持中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1029

帖子

1173

金币

8级:上校

Rank: 8Rank: 8

注册时间
2010-9-5
24
发表于 2012-12-18 12:23: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儿女个个精神饱满,红光满面,脸 比那未落地,躺在堂屋中间,油漆未干的红漆棺材还要亮堂。

这个比喻很好,首先很喜欢doctor的文字,直白、没做任何表面修饰,简短却有力度,读过的人都会深思一番。
  这一定是事实,不知道这个社会是怎么了?我用“自私”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若说与其他人无相干自私点、名利点 也没人会觉得不合理,只是在亲人间体现出来的自私与名利 做作,这点最为可悲了。 人越来越自私,越来越假,上至父母,下至儿女。是被污浊不堪的染缸上了色吗?   还庆幸目前的我还未上色,以后谁也说不准。
高酒杯、白馒头、时尚传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5

金币

1级:新兵

Rank: 1

注册时间
2012-11-26
23
发表于 2012-11-29 14:52: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号脉的学问深啊!
社会世态炎凉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49

帖子

161

金币

5级:上尉

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12-11-25
22
发表于 2012-11-29 11:08: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学过中医,没学到真本领,惭愧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05

帖子

105

金币

4级:中尉

Rank: 4

注册时间
2012-11-10
21
发表于 2012-11-15 21:28: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郑州
这篇文章让我感觉到我有点小看淮滨论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05

帖子

105

金币

4级:中尉

Rank: 4

注册时间
2012-11-10
20
发表于 2012-11-15 21:27: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郑州
狠刺痛人心,狠现实,顶礼膜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5

金币

1级:新兵

Rank: 1

注册时间
2010-10-17
19
发表于 2012-11-15 11:03: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孝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5

金币

1级:新兵

Rank: 1

注册时间
2010-10-17
18
发表于 2012-11-15 11:02: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孝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5

金币

1级:新兵

Rank: 1

注册时间
2010-10-17
17
发表于 2012-11-15 11:02: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孝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5

金币

1级:新兵

Rank: 1

注册时间
2010-10-17
16
发表于 2012-11-15 11:02: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孝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6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金币

官方团队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注册时间
2007-9-26
15
发表于 2012-11-3 16:48: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郑州
楼主的父亲是位德艺双馨的医生。
为留守在家的老人担忧。
Catch one's heart,               never be apar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