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还需加大环境治理 |
几天拍的是冬羽,夏天是下面的样子 |
[img][/img] |
黑颈鸊鷉(pìtī)(学名:Podiceps nigricollis)为鸊鷉目鸊鷉科下的一种中型水鸟, [1] 分布于美洲地区和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个体较角鸊鷉稍小,体长25-34厘米,体重不到0.5千克。嘴黑色,细而尖,微向上翘,眼红色。夏羽头、颈和上体黑色,两胁红褐色,下体白色,眼后有呈扇形散开的金黄色饰羽。冬羽头顶、后颈和上体黑褐色,颏、喉和两颊灰白色,前颈和颈侧淡褐色,其余下体白色,胸侧和两胁杂有灰黑色,无眼后饰羽,野外易识别。 [2] 喜欢成群在淡水或咸水上繁殖,冬季结群于湖泊及沿海。 [3] 主要通过潜水觅食,食物主要为水生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少量水生植物。繁殖期5-8月,营浮巢,每窝产卵4-6枚。和其他䴙䴘一样,游泳时,黑颈鸊鷉亲鸟有时会将雏鸟放到背部。在中国数量稀少,已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重阳节这天,鸟网会员“淮南湿地”在淮南湿地方家湖保护站拍到四只小水鸟,小鸟非常可人,发中国鸟网专家求教、发信阳鸟类专家、资深观鸟人求教,都确认为中国极稀少鸟种黑颈䴙䴘,该鸟在信阳为首次发现, |
Copyright © 2007-2021 Comsenz Inc.Template by 淮滨论坛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2( 豫ICP备14008861号-1 豫ICP备14008861号-3 豫B2-20210626 豫公网安备 4115270200010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