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标题: 忆海拾零 [打印本页]

作者: 王圣谋    时间: 2020-8-13 13:54
标题: 忆海拾零
忆海拾零
   
    一    老墨色
     
   有一次,我走到马桥庄南头,由于天气严热,想到树荫下歇一会,正好也有一位老者,也在那里乘凉,我就来到树下,老者打量了我一会,问:“哪庄哩呀?”我对他笑了一下说:“老君屯的。”“噢,敢问打听个人你可知道?”“您说是哪位?”“老墨色您可知道?”我说也听说过,老者不加思索地说:“要是上了年纪的人,哪个不知道老墨色!”我问:“这老墨色是咋回事?”老者又笑道:“这老墨色是民间送给王老先生的外号,当面可没人敢喊,他名叫王谓卿,字翰林,只因他生活节俭,穿着朴素,一身粗布衣,那衣裳只用草木灰一染就成,一穿就是几十年没变过,人们才给他送此雅号。”我听了,不住的点头,称赞道:“你老先生知道还真不少,这事您咋摸恁清?”老者笑咪咪的,有些得意地说:“关于他的事可多了,你要想知道,我就简单跟你唠唠,你可爱听?”

  二   翰林公

     王 老先生可是个大学问家,他自幼才思敏捷,聪慧好学。他办了一所私塾,一生致力于教书育人,他教出的学生可多了,后来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他在教书的同时,一有闲暇,便去拜话名师,广交文友,加上自己勤学克苦,手不释卷,他那书读劲头已经达到废寝忘食,通宵达旦的地步,只要一有时间,就是读书学习。后来他读的书太多了,名气越来越大,不少名士前来向他求教,互相磋切,共同提高。因此,王谓卿得到了他的学生和文友们的推崇和尊重,都尊称他为翰林公。
   
      三   王善人

    您庄有个叫王仁卿的知道吗,他年轻时,常帮王先生家干些杂活,由于他心明手快,干活诚实,深得王先生喜爱。由于王仁卿家境贫寒,年近三十还末成家,王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定把二十亩好地送给他,他就把一张地契亲手交给王仁卿,王仁卿一见这情景,一下慌了神:“大、大哥,这可使不得,这二十亩地也太多了。”王谓卿郑重地说:“老弟呀,这些年你对我的帮助,区区二十亩地,是难以表达我的心意的,你不收下,我心不安哪!”王仁卿双手接过地契,感动得声泪俱下:“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啊!”
     王仁卿在王谓卿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勒劳双手,家境很快有了改变,王谓卿又张罗着为他提亲成家。王仁卿成家后,喜欢得合不拢嘴,逢人就说王谓卿是个大好人,是他的大恩人。
    在四二年,咱这闹饥荒,那要饭的成群结队往外走,卖儿卖女的,饿死的,不计其数。王谓卿看到此情此景,心里很是着急,但又苦于自己身单力薄,难以多渡众生。于是他想了一个计策,决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乡亲百姓尽一点力。说干就干,他写了一些告示,就命人贴出去,上书:“此处借粮,今借一斗,秋后还三斗。”人们一见告示,都纷纷前来观看,见是借粮,先是一喜,再往下一看是借一还三,很多人都摇着头又泄了气,这也太很了。到底这借粮是真是假,究竟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谁能知道呢?本庄有叫赵安的人,他家里几天都揭不开锅了,小的哭,老的叫,一家人都快断气了,他才不管长多少利哪,活命要紧,就拿了个布袋前来借粮。人们见赵安果真扛了一布袋粮食回家,借粮的人渐渐多起来,消息一经传开,方圆几十里以外的灾民都往这赶,门前聚了很多人,忙于装粮的,记帐的,担挑的,肩扛的,那埸面可热闹了。
      转眼到了秋后,人们担着推着粮食,前来还粮,王先生见来人,便笑呵呵的与大伙打招呼:“各位乡亲,大家都辛苦了,我那点粮食,能帮大伙救点急,我就心满意足了,这粮,我不要了,大家都请回吧!”大家一听,什么?不要了!不会吧,不是有协议借一还三吗?有人就问王先生,王先生笑着和大伙解释说:“当时我有散粮救灾之意,灾民太多,我那点粮食,那是杯水车薪,不等开门,就被人抢完了,有了这个借一还三的说法,不是真正的饥荒灾民,他是不来借的,无奈之下,我才出此下策,只有这样,才能把粮食真正分到灾民家中,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大家听了,无不称赞他是王善人,这时,赵安在人群中挤过来,对着王善人“噗通”一声跪了下来:“王善人,俺一家几口,不是您的救济,早就没有骨头渣了,您真是俺的救命恩人哪!我代表俺一家谢谢王大善人了。”赵安话音刚落,四周叫好声一片,很多人也都跪了下来,齐呼“王善人”。从此王善人的美名也就这样传开了。
      
     四   拒洋货

      在旧中国,小日本不单在军事上侵略我国,在经济上,也把东洋货积极占领中国市场,极力推销洋货。王谓卿痛恨小日本的侵略本性,更是计厌洋货,他号召大家坚决抵制洋货,多用国货。有一次,家里考虑他常出门在外,得有一件象样的衣服,便给他做了件洋布长衫,他见后很是生气,拿过来投在了火盆里,并告诫家人一定要禁买洋货。他不但这样要求别人,自己更是以身作则,为大家作出表率,不卖不用洋贷。穿衣不用洋布,用粗布,吃饭不买洋面,吃粗面而且还把麸皮都糁在面里,点灯不用洋油,用棉油点老鱉灯,点火不用洋火,用打火镰子。他这种生活态度,用实际行动拒绝洋货,充分显现出一种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值得人们钦佩。
     那位老者说到这里忽然停了下来,他对我摆摆手说:“我今天话说多了,敢在老君屯的人面前,评说王老先生,那真是班门弄斧,今天也只在您年轻人面前献丑了,不过关于王老先生的事流传的太多,今天哪,我也只能说这些了,希望这些事能对今人,也有所启示和借鉴,就不枉我一番口舌了。”

作者: 峰起云涌1    时间: 2020-8-13 14:11
你们老王家出人才
作者: 奔跑路上的小伙    时间: 2020-8-13 17:17
路过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xxrcw.cc/)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