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标题: 原创 读《乡土中国》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徐律师    时间: 2020-7-15 21:40
标题: 原创 读《乡土中国》有感
  说起读这本书其实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此不必细说。需要说明的是鉴于本人是初读者有很多观点和作者一样,也有很多和作者不一样,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本人学识尚浅,阅历不深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不够深刻 二,我与作者的生活年代不同,很多观念发生了变化 三,接受的教育层次不同。之所以要写下这篇文章是为了记录第一次读后感的感悟这会对以后在读的时候可以做一下对比达到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体会。
  文章的第一章节写的是“乡土本色”,说的是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文中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让我印象很深刻,一位从内蒙古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的问作者: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土地的方法了。这一幕也出现在《狼图腾》里面在草原里建立农场,垦荒种地。稍微有点常识人都知道一般草原都在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年降水量比较小,而且草原的土层比较薄根本就不适合耕种。之所以他们看不到其他的利用方式是因为小农经济的思想已经浸入中国人的骨子里。作者对小农经营分析的也很独到,费孝通先生分析说,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小农经营每家耕地的面积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与耕地不会距离得过远;二、因水利灌溉的需要,他们聚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数量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地增长,成为相当大的村落。除了这个原因我觉得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具有一定自给自足性。但是它有十分的脆弱经受不起自然灾害或者战争这就需要他们一定的联合这样就形成了村落。
  文章的第二章节是"文字下乡“在这个章节作者辩证的分析了"乡下人的“愚"和城市人的“精明”通过换位思考说明乡下人的愚昧并不是真的愚昧而是接触的不多过或者没有相应的环境,城市人的精明是在于生活的现在生活方式中对待新的事物接受比较快而已。还有的是文字是间接地说话,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而且语言只能是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很多的时候我们的想法并无法用语言表达这就需要用其他的表达方式表达。对于社群,是一个个体组成,说明 人的群居性这就凸显了社会的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第四个章节,”差序格局“这个概念是费老独创说的,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想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说实在第一次看不是太懂再仔细想想,如果以自己为中心延展一个个的交际圈最里面的是最亲密的最外圈是关系最平淡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个圈子里。第五个章节“系维者私人的道德”这和第九章节“无诉”合起来更好理解,她们分别代表着道德和法律,有人说“法无规定即为自由”其实这样的说法是不稳妥的因为法律调整的关系是最后的底线,其背后是国家的强制力。道德可以看做法律的一种延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人民的内心和社会舆论它们的相互配合可以弥补对方的不足。众所周知我国是大陆法系用的成文法典,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情况都规定,而且它也没有欧美的判例法延展性那么强。这就迫切的需要一种可以调整社会关系的软实力,法律也在积极的维护社会道德 ,最明显的制定法条时会加上不得违背当地的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除了法律和道德外还指出中国人的最大的缺点,私心,做事的出发点是利己这和西方的团体的观念不同其实个人认为这也是小农经济的长期影响。第六章节“家族”,讲的内容我想用两个概念去概括,一个是“差序格局”一个是“小农经济”。第七章节”男女有别"其实男女的两性结合并不只是出于繁衍后代还有更深层次心里,情感,和社会的因素。这里面还谈到男女的分工与协作和男主外女主内,几千年来都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在还是那么重要。这里面谈到两种文化模式 一种是亚普罗式认为有一个完美的秩序,人不过是接受它,安与其位,维持它;但是人连维持它的力量都没有,天堂遗失了,黄金时代过去了。另一种是浮士德式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这两种文化观可以用来了解乡土社会和现在社会在情感定向的差别。我认为两种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就像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样,其实很多事我们打着唯物主义的幌子做着唯心主义的事情。需要我们做的是正确的认识与理解两种认识模式都具有那些合理性,不能走极端。
  第八个章节“礼制秩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治和法治,其实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两种制度的同时实行。以我国为例大陆法系的成文法典但是在审判的时候还是赋予法官以部分的自由裁量权这样更加有理由案件的公正审判,在欧美被称为"法官的自由心证”制度,单纯的说农村是人治城市是法制这是有失稳妥的,我则更加倾向于“熟人社会”人治调整的更多一点。
  第十个章节“无为而治” 我们可以看到权力与社会合作和社会冲突的关系。我觉得三者并不是普通的三角关系,社会冲突产生权力社会权力支配社会合作。它们的关系错中复杂,相互交错,权力的经济利益性也使人趋之若鹜。其实西汉初期最能解释这几种关系,一方面皇权的弱化与民休息,另一方面经济得到了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但也加剧诸侯争权。第十一个章节“长老统治”其实就是说树立权威让别人信服,例如年纪的长幼次序体现不同的教化权力。这样说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年长的社会经验丰富,但是经验的使用依赖于事物发生在一定稳定的环境,一旦失去这个环境,经验就失去了作用。这种长幼次序也就失去了作用。
  第十二章节“血缘与地缘”,血缘是与生俱来但地缘有一定稳定性,但是它们能为我们的发展提供条件这点是非常实用的。
  最后几章不是太懂就不再谈了 。
  总结,这本书是值得读的,从数据分析中国的城镇化率和城市人口的比例刚超百分之五十,这说明农村人口的基数非常大,而且这里面的观念在中国骨子里读它不但可以增长知识,也可以 把它作为一种处事哲学。还有就是十分的佩服作者的博学多识,写作时旁征博引,涉足古今中外,严谨的做学问的态度,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作者: 淮水仙人    时间: 2020-7-16 07:24
律师的分析有其独到的法律视角。学习了!
作者: 徐律师    时间: 2020-7-16 07:31
淮水仙人 发表于 2020-07-16 07:24
律师的分析有其独到的法律视角。学习了!

大二写的那时还不是律师
作者: 淮水仙人    时间: 2020-7-16 07:34
那时不是律师,应该也是法律相关专业
作者: 徐律师    时间: 2020-7-16 07:40
淮水仙人 发表于 2020-07-16 07:34
那时不是律师,应该也是法律相关专业

嗯嗯,我是法本法硕,不过那时候对专业理解的比较浅显,就是现在也只是学个皮毛而已,法律是个专门的学科,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
作者: 淮水仙人    时间: 2020-7-16 20:57
徐律师 发表于 2020-07-16 07:40
嗯嗯,我是法本法硕,不过那时候对专业理解的比较浅显,就是现在也只是学个皮毛而已,法律是个专门的学科,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

你这个学历已经很优秀了,法律就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强制性规定,站在人类社会的层面看待这个问题就行了,不能过分谦虚。当然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法律知识也肯定是无穷尽的
作者: 雅苑老李    时间: 2020-7-16 21:28
普及法律知识,维护公民权益,
以法为民,以法治国。
极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
化水平和法律法规知识!
作者: 徐律师    时间: 2020-7-16 21:32
雅苑老李 发表于 2020-07-16 21:28
普及法律知识,维护公民权益,
以法为民,以法治国。
极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
化水平和法律法规知识!

我想开展一个普法栏目
作者: 雅苑老李    时间: 2020-7-16 21:41
弘扬普法,造福为民,
办普法专栏是一件大
好事。
作者: 徐律师    时间: 2020-7-16 22:14
还望李老师多多宣传
作者: 雅苑老李    时间: 2020-7-17 05:17
不必客气,完全可以。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xxrcw.cc/)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