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以达当时已经奠定风格的写出《中国女孩》及《红卫兵》两首色彩浓烈的歌曲不同,beyond在《香港》中的两首歌曲还处于炫技的状态。《脑补侵袭》是一首纯音乐,在这首7分钟长的节奏里,担任主音吉他的黄家驹以三段各自为政的旋律整合到一起,曲风自然是他们熟络的英式摇滚。到了《大厦》里,家驹唱出了他在唱片里留下的第一把声,“When I’m walking down the street,All the glass boxes round n’ round;Oh that’s what I have to bear,Super building catch the air,Crazy traffic from East to West……”字里行间,简单的抒发出了20岁年轻人对社会的种种不忿,将城市的钢筋水泥使人造成的冷漠和隔阂勾勒出来。
在7、80年代,香港乐坛还多是以翻唱和英文歌曲为主,乐队也不例外,例如温拿乐队的歌就多是英文歌曲,Beyond也不例外,专辑里也有《Long Way Without Friends》《Last Man Who Knows You》《Myth》《Dead Romance》《The Other Door》等英文歌曲。这其中,《Long Way Without Friends》就是日后《东方宝藏》的前身,而《Last Man Who Knows You》则是一首以两把木吉他为编曲的和声歌曲,在这首不到两分钟的歌里,Beyond四子反复吟唱着“Last Man Who Knows You”,既优美,又忧伤。
《亚拉伯跳舞女郎》是Beyond的首张正式商业大碟,这张专辑有着陈健添精确的商业考量。为了和当时众多的乐队区分开,陈健添希望这张专辑突出概念,主打中东异国风情,同时的士高在香港风靡,年轻人热爱跳舞,陈健添希望这张专辑一石二鸟,在市场上获得商业认可。其实中东的异国风情,这种风格也已经在《再见理想》里有过尝试,陈健添令Beyond将《再见理想》里的《Long Way Without Friends》再度翻炒出来,摇身一变成为《东方宝藏》;接着还有延续同样风格的主打歌曲《亚拉伯跳舞女郎》,以及中东三部曲的终章《沙丘魔女》。
在7月发行了《亚拉伯跳舞女郎》之后,8月陈健添又将Beyond新创作的《新天地》作为第二张EP的主打歌推出,而这张五首歌的EP里,有《亚拉伯跳舞女郎》里的《东方宝藏》,有《再见理想》里的《Long Way Without Friends》,他更让家驹继续创作舞曲来迎合市场,于是《昔日舞曲》一曲推出,而且在专辑里同时安排了两种混音版本。到了9月,陈健添又推出了《孤单一吻》的舞曲混音专辑,在1988年的第二版《亚拉伯跳舞女郎》里,又加入了《昔日舞曲》和《新天地》。作为一个投机商人,陈健添的逐利本性展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