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标题: 读周国平随想 [打印本页]

作者: 今夜扁舟子    时间: 2009-10-7 19:52
标题: 读周国平随想
       1
   “为何写作?为了安于自己的笨拙和孤独。”
    我对生活的基本观点是:谋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养家糊口,将剩余精力和时间用来享受人生。可是,我对时尚的消闲又实在不在行。譬如打麻将,两圈下来必定走神。自己败兴,也扫别人的兴。至于其它的,就更不敢问津了。
    在这世上,我们每天说许多话。然而真正的那点感触和思想却暗藏心中。有时候,是因为害怕语言无法表达感觉而亵渎了思想;有时候,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不愿让自己那点精致的东西进入粗糙的耳朵。
    我写作,甚至分不清是喜欢写作还是只能写作。
        2
   “德行如果不是从智慧流出,而是单纯思想造就,便至少是盲目的,很可能是功利和伪善的。”
    德行有两种。一是大德,大德必出于本心。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的“上善”即是大德。我相信,对永恒的敬畏和对人性弱点的宽容是大德者广有爱心的活水源泉。因为出乎本心,它必定不张扬、不外露,自自然然而又活活泼泼的。
    一是小善,即教科书上的道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与人相处的艺术。小善过于急噪和外露,就走向伪善。
    从社会意义上说,大德和小善都是值得肯定的。伪善因其明显的表里不一不属于德行,或者毋宁说对德行的一种亵渎。
        3
    肉体和灵魂必有不同的来源。这我是有经验上的证据的:人的肉体正在享乐,灵魂却在痛哭。相反,肉体受着苦难的折磨,灵魂却可能正一路高歌。
    肉体就要死了,灵魂却不愿沉殁,也可说明这一点。
        4
   “一个对世俗所求不多的人是不会这样愤世嫉俗的。”
    人们调侃一切,嘲谑一切,愤激一切。调侃者的心态是平和的,嘲谑者虽然展示了自己内心明显的价值取向,语言还在理智的规范之内,惟有愤激者完全把舌头交给情感,任其一泻汪洋。让人奇怪的是:对钱愤激的人是拜金狂,对名愤激的人是恋名狂,对女色愤激的人是占有狂。
    我希望继续听到他们愤世嫉俗的声音,因为倘若有朝一日他们沉默了,另一群同样的声音也会鼓噪起来。
       5
   “孤独之为人生的重要体验,不仅是因为惟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而且因为惟有在孤独中,人的灵魂才能与上帝、与神秘、与宇宙的无限之谜相遇。”
    人生的幸福若没有孤独垫底,必是单薄的。同理,一个人经历了再大的苦难,若未能加深他对孤独境遇的体验,他的苦难也是没有任何精神价值的。孤独的价值在于:它深化了我们对于自己、人生、社会以及宇宙间一切有情的息息相通,并由此生出一颗悲悯博爱之心。
作者: 续写未来    时间: 2009-10-7 21:09
哈哈,沙发
作者: 流响疏桐    时间: 2009-10-7 22:05
无论是调侃者.嘲谑者.还是愤激者都是不甘寂寞的人,也是对世俗无可奈何的性情中人。
作者: 琴雪飞    时间: 2009-10-8 10:21
亲爱地,我觉的你摘抄的太多了哈,自己的观点很少哈
作者: 李玲    时间: 2009-10-8 16:08
路过,,小看一下
作者: 今夜扁舟子    时间: 2009-10-9 10:56
多年前所写,的确是周的声音,权且供君一哂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xxrcw.cc/)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