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标题: 地摊儿 [打印本页]

作者: csepc    时间: 2009-9-21 22:18
标题: 地摊儿
地 摊 儿
文/二狗子
  

  不知从何时起,摆地摊成为了一种时尚,不论是我工作的城市湖北武汉,还是我家乡的小城安徽舒城,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行人较多的街巷处,你都会发现有一些时尚的摆摊人。与传统如逃荒者般的摆摊者有着诸多不同,他们年轻有朝气,衣着时尚、得体大方,每个夜晚愉悦地推着自制小车,哼着流行歌曲,即便遇到熟人也淡定从容,没有一点过去摆摊者们遇到熟人时的难堪,仿佛自己从事的是天使职业。他们的小车里盛满了从批发市场淘来的宝贝儿,支起自制的货架,有些甚至连货架都没有,一块棉布或塑料皮都可以是他的“店面”,这些形形色色的小地摊拥到一起,达到一定规模后就成了武汉人口中的“夜市”。


    我在武汉和朋友们经常逛的是武汉理工大学附近的夜市,这儿摆摊的摊主和其它地方有很多不同,大多是一些大学生,他们摆摊的目的也各有不同,家境差的是为了贴补家用,家境优越的是为了锻炼自我,还有的纯粹是为了玩。因此他们对赚钱多少也不过分计较,有时只要不亏本就行,如果哪天遇到摊主心情好时,你花极便宜的价格淘到自己心仪的物件后,还会得到摊主赠送的小礼品,绝不会出现你在其他市场与大妈、大婶们为了块儿八毛钱争的面红耳赤的镜头。这儿摆摊的除了学生还有老师、白领,我曾不止一次地遇到开着高档轿车、衣着时尚的白领和年轻的“潮人”一族,把他们平时收集的限量版CD、车模、精品挂饰摆在车头上,开着汽车音响,一边享受着“迪士高”的震撼,一边与顾客讨价还价。住在我楼上的小王和女友小莉就是爱摆地摊的“潮人”一族,同时他们还分别是一家IT公司技术经理和一家外资企业的翻译,有一次我意外的在“夜市”与他们相遇,他们坦言摆摊并不是为了赚钱,是在寻求一种心灵上的放松,白天紧张的工作让全身神经紧绷,晚上出来把平时自己收集和淘来的东西和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分享,有时候还能和顾客相互交换自己多余藏品,互为补充,不但可以丰富自己的收藏,还能起到舒缓紧张神经、愉悦心情,隔三岔五的还可以为小两口儿赚场电影票钱,何乐而不为呢!我当然报之以肯定。

    记得几年前在广西桂林出差时,有一次在路过地摊时恰巧有一对母女走过,大概是女儿不认真学习,母亲就对女儿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不然以后就只能在这儿摆地摊”。当这位母亲说这句话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短短几年后,摆地摊也成为了一种时尚。

    其实,摆地摊这口生计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文化里的一种,在以物置物的初级社会里就已经存在了。历史上也记载着几个比较有名的有关摆地摊的事例,比如汉灵帝刘宏与南朝宋少帝刘义府,均在皇宫中设“列肆”――模仿街市商店,两位皇帝均穿上商贾衣服,亲自沽卖。南朝齐废帝萧宝卷,更是此中能手,他在皇宫后苑设立交易市场,自己与妃嫔共同在后宫摆地摊,不仅要求其他宫女和太监参与买卖,还特地设立一套“市场管理机构”,以宠妃潘氏任总管,皇帝自己充任潘氏属下的管理人员,对市场和参与买卖的人员实行监督管理,对不守信用违反管理规定的严加处罚,这大概就是最早的市场经济和市场管理制度的雏形。所以,我称这些时尚的摆摊一族叫“摆摊皇帝”。这摆地摊儿不但国内有例可举,就连经济发达的西方也有例可循,20世纪40年代,在剑桥大学有一个叫台维的人,他一直在剑桥大学摆地摊儿卖旧书,台维去世后,剑桥人为他出版了《剑桥的书摊》一书。他生前,剑桥还为他举办过一个盛大的午餐会,师生们都把他敬为上宾,感谢他提供的“永恒而伟大的知识”。
  
    摆摊热现象其实可以见证社会的文明,如果把摆摊的这事儿放在三十年前,且不说三十年前,就是十年前,谁又有勇气从容地在外摆摊?就算能够老着脸儿摆摊,遇到熟人也会转过脸去,生怕对方看到;就算遇到熟人仍然可以老着脸儿硬挺,可是若遇到城管脸再老皮再厚都得推着小车狂奔。现在,社会进步了,城管执法也不像曾经那样粗暴了,更侧重于疏导,所以才有了一个又一个“夜市”的活跃,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实惠。
作者: 琴雪飞    时间: 2009-9-21 23:12
喜欢狗狗的文章,喜欢地摊的热闹
作者: 孔茂    时间: 2009-9-21 23:49
我在武汉和朋友们经常逛的是武汉理工大学附近的夜市,这儿摆摊的摊主和其它地方有很多不同,大多是一些大学生,他们摆摊的目的也各有不同,家境差的是为了贴补家用,家境优越的是为了锻炼自我,还有的纯粹是为了玩。
弱弱的问一下是理工大的那个校区?马房山那个?我以前在广八路卖过啤酒。。。
作者: 浩民少侠    时间: 2009-9-21 23:53

作者: csepc    时间: 2009-9-22 07:58
引用第2楼孔茂于2009-09-21 23:49发表的 :
我在武汉和朋友们经常逛的是武汉理工大学附近的夜市,这儿摆摊的摊主和其它地方有很多不同,大多是一些大学生,他们摆摊的目的也各有不同,家境差的是为了贴补家用,家境优越的是为了锻炼自我,还有的纯粹是为了玩。
弱弱的问一下是理工大的那个校区?马房山那个?我以前在广八路卖过啤酒。。。



嗯,马房山校区,离你曾经卖啤酒的地方不远!!!
作者: 靓靓飘逸    时间: 2009-9-22 08:32
久不见楼主

偶尔也会喜欢逛逛夜市
买少,凑热闹居多
作者: zhengzhenhui    时间: 2009-9-24 13:03
呵呵...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真可谓一种时尚!!
作者: csepc    时间: 2009-9-24 15:15
标题: 回 5楼(靓靓飘逸) 的帖子
楼主一直在,至少内心深处某一个细胞牵挂在这儿!
作者: 李玲    时间: 2009-9-25 18:15
喜欢夜市的氛围
作者: 落落向北    时间: 2009-9-25 19:41
标题: 回 2楼(孔茂) 的帖子
呵呵!  没有想到你还做个推销员
作者: 中原·布衣    时间: 2009-9-25 20:18
O(∩_∩)O~    这就是N年前人们所说的投机倒把!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xxrcw.cc/)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