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标题: 怀念书信时代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络飞鼠    时间: 2016-11-19 17:20
标题: 怀念书信时代

      虽然现在通讯高科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仿佛是很近了,可是,我偶然间,还是很怀念那些书信的时代。因为,这里有你始终无法忘怀的情节。
    家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没有考究过,不过,对家书的盼望,我们的祖先倒是有过一些诗句的。
    特别是在那个书信的时代,对于那些在外的游子,就更加是盼着能看到一封书信了。一句“长跪读素书”的句子,就深刻的表达了游子对家书的感情。

   记得一九七六年,是我当兵在外的日子。我当兵的地方,是个深山沟,出门看到的就是山。没到了晚上,看到天空上稀落的星星,想家的心情就会油然而生。由于交通不方便,来回的书信传递,要好几天的时间。
   晚上开过班务会之后,战士们就趴在床上写家信。第二天,把信给连部的通信员,他会走出很远到一个镇子上送出去。
   这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了。
   等不了两天,我们就会跑到连部去打探,自己的家书来了没有,如果没有,内心就会有深深的失落感。真可谓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看到信的结尾有父母或者是兄弟姐妹的落款,往往,一股泪水就会很自然的在眼眶里转动。家人的相貌音容会在眼前浮动。那里,有家人熟悉的气息。
   七九年,我写过一份特殊的家信。
   说是家信,倒不如说是遗书。那年,边界的紧张气氛也同样感染到了我们的部队。
   接到了一级战备后,我们的书信来往就停止了。
   一天晚上,连指导员召开了全体战士大会。我们战士们其实心里也很清楚,这是要做战前的动员大会。我们都在心里猜测,恐怕是要上前线了。会上,指导员在最后告诉我们,现在回去后,每个人写上一份家信,交给连队的通信员,由他保存。连长最后强调,这是一份很特殊的家信。也可以说,是自己的遗书。这封信,只有在战后才能交给自己的家人。如果战死了,就作为遗书了。
   那时候,我们内心没有一点悲伤感,只有热血在心里彭拜。
   那时候,家里的信来了,都需要经过连部长官的检查才会最后交到我们手里。

   一天,通信员将一封信交给我,对我说,信连队已经看过了。你保存好吧。
   信,是父亲写给我的。
   父亲是个老军人。戎马一生了。在信里面,父亲交代我,云南前线正在打仗,估计你们部队也会上前线去-------作为军人的儿子,父亲是希望我能报效祖国的。父亲让我放心的去,他告诉我,说如果我在前线战死了,有我的姊妹们照顾父老二人。父亲告诉我,不能想家,更不能当逃兵。如果我贪生怕死,不要说部队了,就他这个老军人都不会放过我。父亲最后对我说,如果我真的牺牲了在了战场上,他这个白发人会给我这个黑发人烧纸的。
   那天,看的我两行泪水从眼里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我是高兴,有这样的父亲我感到了骄傲。我也在内心里告诉我的父亲,你会为儿子骄傲的。
    那时候,真的是“大漠孤烟直”,“数行家信抵千金。”啊。

    后来,我在几年后退伍会了地方上。
    在我恋爱时候,又和对象进行了长达半年的书信往来。至今,那些信件我还保存着,以作为我们缘分的见证。一天,妻子又翻出来了那些信件,问我,这些信还在?烧了吧,不然让儿子看到了多不好意思。
   我对妻子说,不烧。留着它。你以后想看还能看看。如果烧了,你想看都没有了。
    我只想告诉她,我们会相濡以沫,而不会相忘于江湖的。

    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同了。即便是你写好了一封信,恐怕都没有地方投递出去了。我只能在心里怀念那些过去了的时代。作为永久的纪念。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9 19:44
俺也怀念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9 20:01
家书是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这篇文章通过两次家书,讲述了那个时代书信的伟大作用,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9 20:01
加精了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9 20:15
先生今天太劳累了。注意休息。

作者: 网络飞鼠    时间: 2016-11-19 20:29
寻找姚黄 发表于 2016-11-19 20:15
先生今天太劳累了。注意休息。

接受了张老师的批评。我在这里不加任何的议论,只按照经历来写。还望老师指点一二。谢。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9 20:43
网络飞鼠 发表于 2016-11-19 20:29
接受了张老师的批评。我在这里不加任何的议论,只按照经历来写。还望老师指点一二。谢。

议论抒情是先生的专长,不可放弃,只是在议论抒情加入一些活生生的原始的具体的细节,加以融合会更好。记住“生生不息”,新鲜的东西也有生命力。

作者: 幸福美满    时间: 2016-11-19 21:23


作者: 韵达运营中心    时间: 2016-11-20 08:42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xxrcw.cc/)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