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标题: 诗有“诗眼”方为好诗 [打印本页]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0-16 06:36
标题: 诗有“诗眼”方为好诗
“诗眼”是诗人写诗时的灵光乍现,也是诗人呕出的珍珠在诗中的优雅滚动,更是诗人对生活的切身感悟而结胎为诗的小精灵。“诗眼”,乃句子之眼,也指一首诗的“眼目”。它不是平淡的、无味的、呆滞的眼,而是鲜活的、灵动的、有张力的眼。透过它水灵灵的精气之窗,你会窥见诗意之美。“诗眼”,有如漫天星斗中最明亮的那颗,她能把全诗照亮,能使全诗产生强大的吸引力,紧紧扣动读者的心弦。“诗眼”能让人感动,让人回味无穷。
在论坛近期发表的古体诗和现代诗中,确实不乏“诗眼”。看看下面的例子。
“命运让人酩酊醉,而你,稍加泡制,就让光阴转苦为甜”,(淮草1977《想到一朵菊花的晚艳》;这个句子让人击节赞叹,而诗句中的“稍加炮制”又烘托了诗句的无限张力,使之韵味悠长。
“西风几缕拂面过,老树留叶叶难留。”(张三石《晚秋》;“老树留叶叶难留”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蕴含了某种宿命、深情和无奈。
“午后的惆怅感觉不到一丝甜意,只因错过那杯加糖的风景”(知音闲亭《一雨秋风思念长》)“加糖的风景”,十分峻奇,这里不用靓丽呀,优雅呀等被人用烂了的俗语,既表达了某种情感,又避免了俗气。
“因为有这个十月,足以把所有的阴郁潮湿晾干”(依旧《飞向十月的河岸》);称赞这个十月,有很多词汇,但作者都不用,“足以把所有的阴郁潮湿晾干”,朴素而新颖,概括性极强。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yishi尘缘《醉语》;这里不仅对仗工整,还给我们以空明、恢宏和无以复加的广博之感。
“雾散余霞在,花落满根红。”(思无涯《水调歌头》);“花落满根红”,从“化作春泥更护花”演化而来,形象生动,触手可及,简洁明丽。
上面这些“诗眼”,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依旧、淮草二位的诗词中“诗眼”颇多。几乎每首都能见到。他们以凝炼的笔触,通过大胆地联想,抓住一些具体可感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写得深透、传神。而“诗眼”则犹如点燃的火炬,令全诗生辉。具有这种能力的诗友还有梧桐树下、淮河柳、江南柳、蝉翼、冷润、鸟魚飞水、淮河小妖、初夏黄昏、淮河左岸、醉卧枫林、三才花满楼等一批诗词写手。
但也有网友写的古体诗或词,既合乎平仄韵律,又很流畅和有节奏感,但就是缺少“诗眼”,读来平淡无味。而那些善于给诗“点睛”的诗人,大多都是内心世界丰富和文学准备充分以及文学积累丰厚的人,他们的情感如终如缕,多情善感,观察事物于毫末之端,又善于思考,更是敏于表达和挖掘。他们对语言的运用和驾驭能力很强,并且善于提炼意象,使意境隽永而又空灵飘逸。
作者: 幸福美满 时间: 2016-10-16 06:45
我来围观
作者: 淮草1977 时间: 2016-10-16 07:31
受益匪浅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0-16 08:26
幸福美满 发表于 2016-10-16 06:45 
我来围观
欢迎围观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0-16 08:26
淮草1977 发表于 2016-10-16 07:31 
受益匪浅
客气了
作者: 一号中国龙 时间: 2016-10-16 08:40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阿弥陀佛
作者: 蓝山记 时间: 2016-10-16 08:46
是不是相当于一篇作文的中心思想?
作者: 江南柳 时间: 2016-10-16 08:54
一号中国龙 发表于 2016-10-16 08:40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阿弥陀佛
此句是一句佛家偈语,作者引用而赋予整首诗歌新的含义!――不必苛求!感谢您的指点!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0-16 08:58
初夏黄昏 发表于 2016-10-16 08:46 
是不是相当于一篇作文的中心思想?
不大一样,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便是诗眼
作者: 蓝山记 时间: 2016-10-16 09:03
恩 明白了
作者: 江南柳 时间: 2016-10-16 09:28
感谢张老师的辛勤点评!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0-16 09:35
江南柳 发表于 2016-10-16 09:28 
感谢张老师的辛勤点评!
不客气
作者: 知音闲亭 时间: 2016-10-16 09:37
本帖最后由 知音闲亭 于 2016-10-16 09:49 编辑
诗歌体裁的千变万化是古往今来最有张力的、冷暖自知的博大的“无言之境”。是情感文学的领军主打。
是否有能力将情绪、境界、思想,和声音融为一体,压缩后又不失无穷的张力才是考量一个诗人水准的可靠尺度。能经受住这种挑剔、检验的诗人,能让所有人都喜欢的诗人就是放眼全国也并不多。我们文学版块再好的写手,只是沾了边边。你觉得呢?我们只是文学角落的野草、野花而已、、、
作者: 知音闲亭 时间: 2016-10-16 09:46
本帖最后由 知音闲亭 于 2016-10-16 09:48 编辑

老师如果再深谈些构思一类的东西,就是把诗歌写作的基本要求“科普”了。就等于又开了个社会培训班了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0-16 09:56
还提到俺了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0-16 10:01
知音闲亭 发表于 2016-10-16 09:46 
老师如果再深谈些构思一类的东西,就是把诗歌写作的基本要求“科普”了。就等于又开了个社会培训班 ...
只是根据论坛的诗歌现象而写的,“科普”不是咱的事。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0-16 10:02
一号中国龙 发表于 2016-10-16 08:40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阿弥陀佛
集句诗也无不可
作者: 跳出井口看看 时间: 2016-10-16 10:33
知音闲亭 发表于 2016-10-16 09:46 
老师如果再深谈些构思一类的东西,就是把诗歌写作的基本要求“科普”了。就等于又开了个社会培训班 ...
俺得好好学学!啥时候俺能写点长“眼”东西就好了!
作者: yishi尘缘 时间: 2016-10-16 16:38
有老兄的引导、点评,才增加了我们喜爱文学版块的兴趣。您是一个无私的、受人尊重的好老师。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0-16 17:17
yishi尘缘 发表于 2016-10-16 16:38 
有老兄的引导、点评,才增加了我们喜爱文学版块的兴趣。您是一个无私的、受人尊重的好老师。
过誉了
作者: 小百姓一个 时间: 2016-10-16 18:51
阿弥陀佛!
作者: 思无涯 时间: 2016-10-16 20:38
老师的点评总是那么一针见血,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xxrcw.cc/)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