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标题: 寒潮 [打印本页]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1-16 07:53
标题: 寒潮
西风落叶满地黄,
淮岸房舍覆苦霜。
正入寒潮深处去,
一拨围困一鼓掌。
作者: 还叫依玫    时间: 2015-11-16 08:19
欣赏学习!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1-16 08:22
调侃之作,乐观心态。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1-16 08:24
一般写寒潮,会写它的威力和对穷人的威胁,这首角度不同,用拟人调侃的手法来写。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1-16 08:25
从一首古诗得到启示。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1-16 08:25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1-16 08:26
是的、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1-16 08:27
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1-16 08:27
哈哈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1-16 08:29
但你这首诗与他那不同。他在写一种哲理。你在写一种态度。面对寒潮的乐观态度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1-16 08:29
应该是吧。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1-16 08:31
过去的人很害怕过冬。所以,民间有顺口溜:秋娘一声叫,穷人吓一跳;秋娘叫一声,穷人猛一惊。秋娘是一种鸟。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1-16 08:31
嗯,听说过。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1-16 08:35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这是害怕冬天的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1-16 08:37
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那时的穷人难得有高兴的时候。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1-16 08:38
现在我们可以坦然面对了。冬天,没人害怕了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1-16 08:39
所以,你就调侃冬天,一股寒潮来围攻,一个在那儿鼓掌,有趣!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1-16 08:41
笑傲严冬。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1-16 08:41
卖炭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1-16 08:42
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时代也终结了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1-16 08:43
天下寒士越来越少了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1-16 08:43
这是社会的发展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1-16 11:35
冷空气一拨接一拨来袭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1-16 11:39
小时候一到冬天就淌鼻子,手脚裂开。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1-16 11:40
那时比现在冷吧
作者: 小百姓一个    时间: 2015-11-16 11:40
有些深奥!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1-16 11:41
那时冬天洗衣服得找锄头砸冰,水缸冰开,塘里走人。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1-16 11:42
这么冷啊?难怪那时老百姓怕过冬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1-16 11:43
一般家庭用树根烤火,有钱的烤碳火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1-16 11:44
现在冬天不烤火了,空调也不用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1-16 11:45
温度上升起码三至五度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1-16 11:45
是的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1-16 12:49
英国政府10月22日公布了一份“全球气温升高4℃影响图”,主要描述了如果无法遏制全球变暖趋势将可能产生的严重影响。该气候影响图由英国气象局组织专家以最新的气候预测模型为基础完成,强调了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革命前上升4℃可能造成的影响。影响图由英国政府外交大臣戴维·米利班德、能源和气候变化大臣埃德·米利班德和英国政府首席科学家约翰·贝丁顿在英国科学博物馆共同发布。这份影响图以世界地图的形式直观地展示了预测结果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1-16 12:50
我们这里与过去比,至少上升4度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1-16 12:51
从这份影响图来看,在全球平均气温上升4℃的情况下,北极地区气温可上升达16℃,地中海沿岸地区水资源将减少70%,美洲的玉米和谷物产量将减少40%,而亚洲一些国家的水稻产量将减少30%。影响图显示,4℃的升温幅度并不会在全球平均分布,陆地比海洋的升温要快,高纬度地区尤其是北冰洋地区的升温幅度也会更大。陆地平均温度将比工业革命前的水平高出5.5℃。影响图也展示了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部分影响,尤其是对供水、农业生产、极端气温和干旱、森林山火和海平面上升等方面的严重影响。影响图还预测,全球所有主要粮食产区的主要谷类作物的产量都将下降。作为23%中国人口干旱季节的水源,喜马拉雅冰川到2050年很可能消失近半。对于即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英国政府希望大会最终达成的有效应对协议目标是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范围内。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1-16 12:51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1-16 12:52
戴维·米利班德说:“我们无法适应一个升温4℃的世界。这份气候影响图清楚地展示了我们当前面对的挑战究竟有多大。气候变化是全球问题,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答案已经在我们手里。要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也需要所有人并肩行动,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的范围内,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升温4℃所带来的巨大安全风险。”埃德·米利班德说:“影响图说明了12月份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已是背水一战。在英国科学家的帮助下,我们看见了全球升温不能控制在2℃内将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还有不到50天就必须签协议了,英国正全力说服全世界制定更远大的目标,这样签署的协议才能使我们在未来不必陷入升温4℃的绝境。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1-16 12:53
”英国气象局气候变化意见部主任维基·波普说:“如果维持目前的排放水平,那么全球平均温度升高4℃很可能于本世纪末来临,甚至远远提前。科学家告诉我们,这将带来全球范围内广泛而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降低排放,避免未来出现水资源和粮食匮乏的情况。”伦敦科学博物馆馆长、伦敦大学学院气候科学教授克里斯·拉普利说:“气候影响图通过图像证明了全球气温上升4℃将导致的重大变化,这也证明了此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必须达成一致成果。”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1-16 12:55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报告》编撰协调人刘燕华介绍,报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针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中国在世界背景下的气候变化的特殊情况。比如,在过去一段时间,全国平均气温的升温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就是说,中国在特殊的地理环境背景下,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1-16 12:56
对农业的影响很严重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1-16 12:57
在《报告》发布会上,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副司长孙成永介绍,“从去年10月份开始,IPCC陆续发布第五次评估报告。但是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局部去实施—中国到底在气候变化方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影响体现在什么方面,未来会怎么样”,答案都在《报告》当中。

  《报告》强调,与减缓相比,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都很不够,需要进一步提高政策目标与资源匹配的一致性、强化适应气候变化决策科学基础、提高各层面适应意识和能力。

  本世纪末全国可能增温1.3℃-5.0℃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1-16 12:58
六七十年的气温可能比现在低5度左右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1-16 12:59
 在气候变化对我国影响方面,《报告》认为总体上弊大于利。有利影响涉及部分种植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森林生态系统;而不利影响则可能影响粮食产量与品质、水资源、城市等。数据显示,自1980到2008年,气候变化引起小麦和玉米的单产分别降低1.27%和1.73%。对中国粮食自给率产生影响。

  《报告》强调,未来进一步增温主要带来的是不利影响。在各类自然风险中,与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有关的灾害占70%以上。这些气候灾害包括:局部地区干旱持续范围扩大、时间延长,暴雨急速降雨程度增加,未来水资源量可能总体减少5%,而且灾害对东部地区影响更大。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1-16 13:00
《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发布:中国的升温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1-16 13:01
所以,天气变暖真的不是好事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1-16 13:02
标题: 回 寻找姚黄 的帖子
寻找姚黄:《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发布:中国的升温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015-11-16 13:00) 
与咱的经济增长同步,成正比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xxrcw.cc/)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