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标题: 关于淮河的来历就有三种说法。 [打印本页]

作者: 淮上苔    时间: 2015-4-22 08:07
标题: 关于淮河的来历就有三种说法。
关于淮河的来历就有三种说法。
    淮河的来历第一种说法: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个淮夷族的人家,逃难落户到淮河边上浮光山(浮光山即今濮公山)下。全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儿子从小就心灵手巧,母亲就给儿子起名叫灵子。
    灵子家里穷,每天靠上山打柴度日子。一天,母亲得了重病,家内无钱买药,灵子就照着民间验方上山采药。他采了一种又一种,摘了一棵又一棵,还差一样没找到,就爬到一个陡坡上,不料,脚一滑就摔死在山下。
    正巧,王母娘娘路过此地,就将拂尘一挥,小伙子蹬了蹬腿,慢慢苏醒过来。灵子睁眼一看,只见王母娘娘驾云而上,才知道原来是王母娘娘救了他。这时,空中突然暴风骤起,随风飘下一条白裙带。那白色裙带一落地,却变成了一条又宽又长的大河。
    这白裙带怎么能会变成大河呢?原来,这条白色裙带是从王母娘娘身上掉下来的。早生凡心的白色裙带,看灵子忠厚老实,孝敬母亲,就趁暴风骤起之机飘落下来,要和灵子成亲。不料,被王母娘娘发现,拔下金簪对下面一画,那白色裙带就变成一条大河。这条大河就是现在的淮河。
    淮河的来历第二种说法:
    古时候,淮河并不那么长,也没那么宽,更没那么深,只不过是一条小沟沟。人们可以从它身上一跨而过。那么,后来咋变成了一条又宽又长的大河呢?说起来,这里有一段玲珑玉剑降恶龙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这条小沟沟两边都是槐草滩,小沟沟北面有个李员外,心地善良,修桥补路,周济乡邻,人们称他李善人。有一次,李员外到张天师家做客时,轻慢了张天师家的童儿秃尾龙。张天师担心这秃尾龙要寻事生非。于是就给李员外一把降龙宝剑,让李员外谨记今年七月十五日,如遇秃尾黑龙寻事,可将它抛入空中,便可治服孽龙。
    刚到七月十五日午时,只见天空乌云翻滚,电闪雷鸣,裂石惊天。李员外见此情景,急忙取出玲珑玉剑,抛向空中。只见那玉剑,金光万道,瑞气千条,直向黑龙穿去。那黑龙知道这是降龙之宝,扭头想逃,可为时已晚。那玉剑早已从龙背上,穿心而过,剑随龙落,把那秃尾黑龙钉在小沟沟之中。那黑龙摇头摆尾,拼命挣扎,小沟沟被它越摇越深,很快变成一条大河,而且把小沟沟两边的槐草滩全都毁了进去。因这条大河是槐草滩所变,人们就给它起名槐河,日子久了,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淮河。
淮河的来历第三种说法:
相传,很久以前并没有淮河,又一次张果老应王母娘娘之遥,到天庭赴蟠桃盛会。他的小毛驴没法带上,又没有人照看,临走时,他就用木橛子把驴子糸到张庄集东边的高岗之上。他刚走不久,驴子就把木橛子周围的青草吃得精光。要知道,天上一天,可就是人间一年呀。张果老尽管在天上没呆多长时间,但他的驴子早已饿的难以忍受。一开始,只是高声嘶叫,后来主人还是不来,他就开始很不耐烦地乱蹦乱跳。最后,那驴子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使出全身的力气,拼命地连拖带拉。折腾了好半天,终于把糸驴橛子拔了出来,那驴子撒腿就跑。
就在此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但见那木头的糸驴橛子,金光四射,被驴子拖在地上,隆隆如动地惊雷。这时人们定睛一看,这才惊奇的发现,糸驴橛子经过的地方,立刻出现一条小沟,而且泉水瞬间涌出。只见那泉水越来越多,水势越来越大,小沟也被冲得越来越宽。不久,糸驴橛子拖过的地方就出现了一条又宽又长的大河。它,就是今天横贯淮滨的淮河。
也许是由于驴子跑得太快,糸驴橛子被拖得上蹦下跳,忽左忽右。所以,现在的淮河,深浅不一,弯弯曲曲。

作者: 空中一只鹰    时间: 2015-4-22 08:42
感觉第三种说法更好一些。淮滨县的张庄集始建于南北朝,当时梁武帝萧衍,在张庄建立了安宁县。传说张庄集是张果老的故乡和得道成仙的地方。张庄集古时候又叫“张果城”,“仙庄集”。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4-22 14:55
传说呀?
作者: 淮上苔    时间: 2015-4-27 09:44
文化需要传承,文化需要挖掘
作者: 谷堆王永刚    时间: 2015-4-29 18:19
学习了
作者: 豫东翠竹    时间: 2015-5-20 08:48
看看淮滨县县志什么都知道
作者: 淮上苔    时间: 2015-5-21 06:17
说的很好,多读书才能长知识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xxrcw.cc/)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