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标题: 浅聊诗歌创作 [打印本页]

作者: 郝茂槐    时间: 2015-4-8 15:01
标题: 浅聊诗歌创作
浅聊诗歌创作
        
        我接触诗歌约摸十五载有余,但是因尘俗难断,始终不能潜心研究,因此也一直在诗歌的门外徘徊,偶然拾得一两棵野草。
        第一次被带入诗歌的世界,大概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把语文老师刚讲过的《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用十二句七言顺口溜给表达了出来,得到了语文老师的赞许。这是我第一次尝到了语言的甜头,但是那时的我还不曾知世界有诗歌这种东西。三年级第二学期,学校里发了一本关于古诗歌的课外读本,自此与诗歌结缘,被诗歌的魅力所吸引。从大约五年级开始,创作了人生第一首诗歌,一直写到初一结束,五言七言、律诗绝句大约有一百首。当然,那时我最初见到的诗歌形式便是古典诗,仿的也是古典诗歌,只是不知道还有一个叫格律的名词罢了。初二成绩直线下滑,父亲认为是我每天写的诗歌导致的,终在一次愤怒中,将我精心整理的诗歌笔记撕个粉碎,诗歌就此停下。
        再次重拾诗歌,是在初三上期偶然看到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因为当时的各种条件有限,这首诗是我接触的第一首现代自由诗,第一次知道诗还可以这样写,它浓的化不开的情与无与伦比的美震撼到了我,我的心始终不能平静。我开始想着办法搜寻自由诗歌,别人晨读背书,我就读诗,总觉得心中有奔腾的马,不释放出来驰骋怎么也不能舒坦。就在当年,我开始了自由诗的探索。
写过古典诗歌再回来写自由诗才发现,自由诗更难写。古典诗歌有章法,形式固定,韵律严谨,只需把内心情感付诸在词上,再注重意境的构造,基本上就已经有了一大半的诗意。自由诗听着自由,但想把这些大白话,长短不一的,韵律几近全无的话和情感交融在一起,真实不容易,更不用说对诗歌结构的构思了,稍有不慎诗味全无。一直写到高二,我自己才感觉稍微有些进步,已经掌握了一些白话造境的技巧。但是终有一日我又把以前写的所有全盘否定,付之一炬。我发现我怎么写都逃脱不掉古典诗歌的意象,读着虚伪陈旧,脆弱不堪。闭门造车总归不是办法,高二下期一直延续整个大学,我开始系统地了解诗歌的渊源和经历,学习诗歌大家的作品。这期间我忽然打开了了思路,像是忽然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自己身处在诗歌之海的哪个位置。
        说到诗歌,不能一概而全。对于咱们的现代自由诗来说,有两个源头:一是中国本土的古典诗歌,一是西方的诗歌。这两个源头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表达方式都截然不同,他们都有自己特有的一套词汇。结合中国古典诗歌的现代自由诗,它延续的造境方法依然是传统的方法,含有中国人已经刻入骨髓的意象,最后的诗歌文本也具有闻一多先生曾说的“三美”特征。但是我认为这个方向的诗歌,路很狭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意象上:一是意象过于陈旧,很难写出新意;二是意象偏少,不能更好地表现现代细碎复杂的情感;三是现代人对已经存在几千的古典意象已经审美疲劳,也与工业文明催生的文化较疏。这种诗歌更多的讲究的是境界和趣味,这也是海子在诗歌探索时所摒弃的。当今中国诗坛最流行的诗歌表达方式应该是我说的第二种,直接沿袭西方诗歌的发展流向。说到西方诗歌,主要的就在于表达的方式上了,因表达方式和表现内容的不同,也形成了很多流派,如:象征主义、意象主义、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还有现在由散文渗入诗歌的在场主义,这里就不多说了,每个流派都有其独到的闪光点。西方的诗向来认为来源于宗教,这就导致它与中国本土诗歌很大的不同就是,它更适合表达一些对自身灵魂剖析,对生命价值探索,对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以及宇宙间关系这类主题的表达。它的意象更加丰富,所见之物皆可成为意象,美的也好丑的也罢。波德莱尔在《恶之花》中就采用了审丑,“苍蝇”、“蛆虫”,甚至人吐出的污秽都能作为意象,赋予其象征,这在百年之前的中国,几千年诗歌的盛衰史上是从未出现的,这对刚刚接触此类诗歌百年的中国人来说是新鲜和空白的,是需要大力开垦的。宗教思想往往会含有深刻的哲理,这也是西方诗歌哲理性强的原因。所以想要写好或者读懂此类诗歌,需要看一看西方的哲学理论,研究研究西方的诗艺理论。当然,我不是崇洋媚外,各有各的局限性,对于景色的描绘我认为中国风的更胜一筹。
        现代的中国诗坛于外被边缘化,于内又硝烟滚滚。各种诗歌泥沙俱下,表达方式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如“梨花体”、“乌青体”、“羊羔体”等。被边缘化倒不重要,纯文学读者本来就少,严肃的纯文学那就更不用说了,就算唐诗宋词元曲也不过就那个圈子里热闹。但是每种诗歌流派非得争个高低确没必要,在诗歌的大花园中需要包容,需要开各种各样的花,诗歌这座花园才会更加迷人。每种诗都有人写,诗歌的路才会更开阔,才有可能开出一朵朵惊艳的奇葩。
        我并非专业人性,不具备文学职称,所说的也只是一个门外汉所看到的一知半解的热闹,之所以写它,只是看看多多少少能给爱好诗歌的一点点启示,这好歹才不枉费痴情诗歌这么多年。所言片面的地方,就当贻笑大方了。
2015.4.8

作者: 依旧    时间: 2015-4-8 16:19
用心拜读学习,郝老师能把自己写诗的体会感悟加以总结,让人受益匪浅。说来惭愧,无论对自由诗还是古体诗的知识都知之甚少,今天收益了。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4-8 16:26
依旧的话:用心拜读学习,
作者: 小百姓一个    时间: 2015-4-8 18:01
讲的全面,长了见识、学习了!
作者: 爱情海方岚    时间: 2015-4-8 19:01
楼主讲的全面且深透!
我父亲一生热爱文学与诗词,虽说格调老旧直白,但老父亲对诗词的热爱并未因岁月的逝去而衰退。
相信每个人对诗词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当然,重要的不仅仅是作品如何的精彩,更重要的是这份多年的执着最为珍贵!
作者: 爱情海方岚    时间: 2015-4-8 19:36
我呢只是对音乐感兴趣,但我对文学爱好者(楼主这样的包括我老父亲)甚是崇拜与敬佩!
我母亲去世时,父亲当日的对联甚是让我感动!

满天飞雪苍天因夫送别贤妻而悲(上联)
玉树挂凌大树为儿痛失良母也哀(下联)
周游天国(横额)

感动的不是其中涵盖了母亲姓名,
是照顾病痛母亲近十载的父亲,对爱人离去的那份难舍情意最为可贵!

向热爱文学热爱诗词的你们,致敬!
作者: 郝茂槐    时间: 2015-4-8 20:37
依旧:用心拜读学习,郝老师能把自己写诗的体会感悟加以总结,让人受益匪浅。说来惭愧,无论对自由诗还是古体诗的知识都知之甚少,今天收益了。 (2015-04-08 16:19)
依旧老师谦虚了,我其实也只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是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而已,没有深入剖析的专业知识。自己在诗歌方面只是业余的一种爱好,自独自地享受爱好带来的乐趣,您是前辈,需要向您学习的还有很多。
作者: 郝茂槐    时间: 2015-4-8 20:42
寻找姚黄:依旧的话:用心拜读学习,   (2015-04-08 16:26)
只是一种爱好的倾诉,中间言辞过大的成份让您见笑了。您和依旧老师都是前辈,还需要多向您学习!
作者: 郝茂槐    时间: 2015-4-8 20:46
小百姓一个:讲的全面,长了见识、学习了! (2015-04-08 18:01)
长见识谈不上,我们都需要学习,多看书汲取知识。
作者: 依旧    时间: 2015-4-8 21:00
标题: 回 郝茂槐 的帖子
郝茂槐:依旧老师谦虚了,我其实也只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是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而已,没有深入剖析的专业知识。自己在诗歌方面只是业余的一种爱好,自独自地享受爱好带来的乐趣,您是前辈,需要向您学习的还有很多。
 (2015-04-08 20:37) 
郝老师过谦了,也太客气了!论年龄要虚长岁月,论接触诗文,我只是时间太短在2008年上网之后依样学样随心所欲写些而已,对诗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的确知之甚少,当多加学习!
作者: 郝茂槐    时间: 2015-4-8 21:00
爱情海方岚:我呢只是对音乐感兴趣,但我对文学爱好者(楼主这样的包括我老父亲)甚是崇拜与敬佩!
我母亲去世时,父亲当日的对联甚是让我感动!

满天飞雪苍天因夫送别贤妻而悲(上联)
玉树挂凌大树为儿痛失良母也哀(下联)
....... (2015-04-08 19:36)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爱好,为爱好付出努力的过程也是幸福的。正如您所说,并不是爱好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而是那份执着,您的父亲同样让我感到敬佩,那副挽联深深蕴含着他对于相守一身的妻子的不舍与深情,让您想起伤心事了。
作者: 依旧    时间: 2015-4-8 21:05
标题: 回 爱情海方岚 的帖子
爱情海方岚:我呢只是对音乐感兴趣,但我对文学爱好者(楼主这样的包括我老父亲)甚是崇拜与敬佩!
我母亲去世时,父亲当日的对联甚是让我感动!

满天飞雪苍天因夫送别贤妻而悲(上联)
玉树挂凌大树为儿痛失良母也哀(下联)
....... (2015-04-08 19:36) 
可以将老人家的诗文作品上传论坛,让文友品读欣赏,也可慰藉老人家的心情!
作者: 郝茂槐    时间: 2015-4-8 21:10
依旧:郝老师过谦了,也太客气了!论年龄要虚长岁月,论接触诗文,我只是时间太短在2008年上网之后依样学样随心所欲写些而已,对诗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的确知之甚少,当多加学习! (2015-04-08 21:00)
我也是迷惘无措的时候才发现理论的重要性,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前听这句话没有感觉,但这几年越发感觉孔子这句话思想的深邃,这句带着辩证思想的句子告诉我们学和思都重要,但还是学第一思第二,学海无涯,大家一起努力!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4-8 21:16
郝茂槐:只是一种爱好的倾诉,中间言辞过大的成份让您见笑了。您和依旧老师都是前辈,还需要多向您学习!
(2015-04-08 20:42)
没什么。诗歌知识和理论我也很贫乏。看了有益!
作者: 爱情海方岚    时间: 2015-4-8 21:42
标题: 回 依旧 的帖子
依旧:可以将老人家的诗文作品上传论坛,让文友品读欣赏,也可慰藉老人家的心情! (2015-04-08 21:05)
是啊!谢谢你和楼主
作者: 爱情海方岚    时间: 2015-4-9 09:59
标题: 回 郝茂槐 的帖子
郝茂槐: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爱好,为爱好付出努力的过程也是幸福的。正如您所说,并不是爱好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而是那份执着,您的父亲同样让我感到敬佩,那副挽联深深蕴含着他对于相守一身的妻子的不舍与深情,让您想起伤心事了。
(2015-04-08 21:00)
谢谢老师您的点评!
作者: 郝茂槐    时间: 2015-4-9 17:04
哈哈,我的职业是老师,但是对象是小学生。在论坛里我是晚辈,大家都是我的老师。

内容来自[短消息]
作者: 淮草1977    时间: 2015-4-9 23:11
古人为了诗歌而诗歌,纯粹的来自于生活,是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
这时候的诗歌,是不分流派,不分形式的,谁能给生活分个形式类别呢?
有感而发,应该是诗歌创作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作者: 淮草1977    时间: 2015-4-9 23:12
郝老师也应该多发一些您的作品上来,供我们欣赏学习
作者: 郝茂槐    时间: 2015-4-10 07:20
淮草1977:古人为了诗歌而诗歌,纯粹的来自于生活,是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
这时候的诗歌,是不分流派,不分形式的,谁能给生活分个形式类别呢?
有感而发,应该是诗歌创作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2015-04-09 23:11)
有感而发是最基本的,无感那就不用写了,但是有感后,怎么写,这就会衍生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感的内容是什么,这就决定了诗歌的表现内容。根据内容的不同,中国古诗可分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田园派、山水派,边塞派等,从风格上有婉约派、豪放派等,从主张上有宫廷派、公安派等。当然写诗并不是说读读派别就写出来了,但是对自己多少应该有些启发,至少能开拓一下诗歌在表现形式上的视野。生活是不能分派,所有的艺术都来自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但是分派是从对生活表达的文字自身分派。
作者: 郝茂槐    时间: 2015-4-10 07:23
淮草1977:郝老师也应该多发一些您的作品上来,供我们欣赏学习 (2015-04-09 23:12)
我不才,虽有热爱之心,但缺写诗之赋,再加生活琐碎牵绊,只能偶尔抠出半个字,您是前辈,需要多向您学习
作者: 郝茂槐    时间: 2015-4-10 08:39
淮草1977:古人为了诗歌而诗歌,纯粹的来自于生活,是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 这时候的诗歌,是不分流派,不分形式的,谁能给生活分个形式类别呢? 有感而发,应该是诗歌创作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2015-04-09 23:11)
生活是源泉,我只是说既然已经形成了诗歌理论,看看区别区别对后人来讲更有益处,没有一个纯粹写诗作文的人,但凡咱们听说的那些人,在写作之余都研究理论,对理论做过贡献。咱们市的陈峻峰先生写了大量的非虚构艺术诗歌,如果一个连非虚构是什么的人能写出来么?你不能说他写的没感情,他不是纯粹地来源于生活,他的非虚构写的思想深邃。当然我只是一钱不值的普通人,也不是什么艺术大师,我也不是说在这班门弄斧,我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是非得让谁赞同,老师您说对吧?让您见笑了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xxrcw.cc/)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