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标题:
散文《二叔与老屋》
[打印本页]
作者:
如月亮的鱼
时间:
2014-10-23 11:18
标题:
散文《二叔与老屋》
杨帮立《二叔与老屋》发表于第十期《华夏散文》
二叔与老屋
杨帮立
父亲很少
提
及
二叔
的话题,这是他的痛处
。记忆中
只是在秋收
出
新米时,
父亲
拉上架子车
到米面加工坊
打几包,其中一包是送给
二叔
的,其余的在
集
镇上卖掉以补急需。有一
年
我已能推动架车了,与父亲一块去赶集,新米卖的快,还有一包别人要买,父亲坚决不卖,那人还和父亲争执了起来。罢集时,父亲把米
拉
倒
二叔
门口,扛到门里边,也不说话,返回了。
我爷爷是1959年饿死的,奶奶领着
几个孩子一天阴一天阳的过着
,
四
岁的
二叔
饿
得
蛋子
子
亮堂堂的,能穿过光,居然活了下来。
三十大几的二叔
,是净身出户到我
北街头
婶子家倒插门的
。
婶子
是独生女,
有点傻,是那种撒尿不怎么知道背人,下雨不怎么知道往屋里跑的人,
连经
期是要
二叔
给
她
换物什的。婶子居然渐渐的好了起来,知道一个人赶集买盐了,这成了一个巨大的隐患。一次赶集走迷失了,
二叔
边拾破烂,边打
零
工,跑过了
周边
三个省,听说有傻子的影子便去寻。三年后,他空手
悻悻
而回,撇在家里的女儿躲在她
姥娘
的腿弯里拉不出来。岳父岳母是他披麻戴孝拉迁到坟地
的
,
二叔
顶了一个整儿用。我那
堂
妹长大成人外出打工
自
谈嫁了个
外省
人,这个人是个司机,在路边挂了一个小姐,
再
不回去
。
小妹多次要再嫁人,
二叔
坚决不许,坐一天一夜的火车
、
汽车摸到小妹家劝她
:“
他不仁,俺不能不义,咬着褂领子也要把两个孩子养大
。”从此
他拾破烂,提泥斗子,
抬钢筋
,
扛水泥,
挣着钱寄去养他外孙、外孙女了。
年前,
我
回老家,敬祖上坟、平整老屋、
到北街
看二叔。二叔
住的地方已扒迁得狼藉一片:残垣断壁,笼着残砖碎瓦烂楼板,一根粗大的梁檀斜埋在废墟里,高昂着头颅,如似一条残去尾巴,昂
首
挣扎
着
的巨蟒
。
这一带拆迁了。我
终于
问
到
了
二叔租房的
地方
:
这是房东后院两间遗弃的边房,门上挂着两把锁,
一把张着嘴,一把扣死。
门外堆着破盆烂灌,老柜旧箱
。直觉告诉我,这
是让
房东
把家什扔出
到门外,再
加
上一
把锁。
二叔
是被房东赶来出来的。
二叔
生病了,去了医院,房东怕他回来死屋里面了,
撬了锁,
扔出东西,
再
锁上门
。二叔
在走
投
无路的状态下,才想起让他爱恨交
加
一生的老屋。我
所有
的血
瞬间
涌到了头
上:
你们家做的都是
走路不长草
的事!房东说你有本事,
谁拆
你
二叔
房子你骂谁去,你愿意外人死在你家里呀,我又不找他收一分钱房租,仁至义尽了。我
硬
吞了一块硬骨头,噎在那里了。
我直奔老屋。
老屋是我高祖父带领我曾祖父建的,应该是晚清时代。高祖父带着儿
孙
们沿河边的滩地开了几十年的荒地,荒地变成了绿油油的黄橙橙的稻田,良田四周圈起了防御洪水的埂,成了有名的
粮仓——
东小垴子。晚年的高祖父用一生的积蓄建房,主料是从大别山深处买出沿白露河水路运来的,这些粗大的松
木
沉在沟底浸泡过春夏秋冬,称着“杀
水
”,其实是“水
杀
”,杀死树上寄生的虫卵,杀过水的树经过伏天干透后,定型不变形。请来一帮木匠,斧、锯、凿、刨,开出许多公凸母凹木槽木孔,
对接
成三个房架,房架浑身上下是无一根铁钉的
。木对木,铁对铁,木对铁,没法接。
铁易生锈,
接头易脱落,
没木
吃木
头耐久
。
房
架
周身冬至渴透桐油,夏至再
用
桐油饱涮一
遍
,锃光油亮,六根柱子
,
挖深坑掘大洞,灌满生石灰烧水钙化
后立起
,入地出
土那
一截再涂上厚厚的红漆防湿防潮。四周的墙夯土筑建,用木板两边夹实,中间填一层土,夯实一层,墙墩厚
实坚固
,
防枪防挖防掏
,是著名的“防匪”墙
。
老屋那上
边
“人”字形,下边“井”字形的房架经百年仍骨强体壮,它像是从
大
地生出来的石头或山丘,早己和大地融在一起了。
二叔倔强的躺在西屋床上:“
我是没地方死啊!
”声宏音亮,
这话气力还
着
足呢
。
我赶紧到厨房给二叔烧开水。
“回来了
?
”我走神了,竟听到灶台后墙壁上灶爷灶奶在给我打招呼,那是父亲在土墙上雕出的两尊像,左边刻着“上天言好事”,右边刻着“下界保平安”,多年的烟熏火燎,面目模糊,缺眉少须了。我愣怔一下回过神来
。等把热水端到床前,
说
于二叔
,
二叔
说是真的,让我给上柱香
:
“二十三回去,初一五更回,灶爷上天,要报你家几口人一年需多少口粮呢,报少了,不够吃。”
二叔进了红糖热水
,后背垫上一床被子,坐了起来
。我和二叔通腿,坐床那头。
那一夜,我和
二叔把夜
叙
到
了
鸡叫二遍。
二叔说老屋储藏的犁铧耕耙这些老家什是没用了,但它储藏的道理还有用。
比如对待坏人,只能吓唬,不可得罪。旧社会躲土匪,天不黑,周围的牛羊赶进这寨里过夜,这寨四周寨墙高垒,四角置有炮楼,墙外长满厚厚的藤刺,藤刺外围着宽宽的水沟,沟外再堆土筑壕,壕外再挖深沟,里沟外壕主要用于防。二叔听他的一位爷爷说,土匪来了,土炮都是往天上放的,吓跑算了,真打死几个那还了得?
再比如行善积德,必有好报。
有一年冬天,大雪封门,数月不晴。一日,有一老年乞丐,来寨门外乞讨。高祖父见这乞丐身后背着两个背带的高篓子,熟悉丐帮门道的他知道此人在乞丐中辈份极高,便
用
大碗盛满大米端来,那乞丐棒碗单膝着地:“一碗米可救活我一个,我徒儿徒孙饿死不少,请大善人渡他们一命。”高祖父沉思片刻:“来吧,人是一盘磨,
睡
倒就不饿,日出一竿两碗稀粥,日落一竿两碗稀粥。”那一年寨上连
柴草
棚都打了地铺住满了讨饭人。第二年开春,高祖父正带着儿子们
淬
犁磨铧,备
鞭
开耕,突然地方军阀孙巴眼,带兵荷枪进驻东小垴子,十几
条牛
犁了半个月,把东小垴子翻犁个精光。
眼看
东小垴子
良田被霸,
高祖父气急攻心,卧床不起。没想到那
伙
人犁完地,竟一夜之间撤
离
了精光。原来讨饭的得知大善人家中良田被强占,一传十,十传百,
州
里跪到省里,黑鸦鸦的一片又一片
。
上司严令孙巴眼撤离,孙巴眼
偷鸡不成蚀把米
,从耀武扬威顺转直下到威风扫地。
二叔最后
说
:“头顶着供桌死,老祖宗才收。
老房子能安先人,能安活人
,能安阳间走到阴间的人。你爹妈老了,
你们
老了
以后还要回来的
。”
说这些话时,有一股凉气,一直在我脊梁沟里上窜下跳。
我最终断定
二叔
的病主要还是心病,尽管长期的体力活让他身体有所透支,没有规律的饮食让他肠胃有所损伤,在我印象里,
二叔
一直不吭不
呵
默默干着活计,一直是个硬汉。
二叔北街上
那几间安身之处说实话的也破危了,
街道
补他二万多块钱也不算少,新建的房子给他一个一楼低
层
房也对待起他,新房一千二百三一个平方也不能说贵,可购房款十几万不交齐开发商是不能给他钥匙的,他反复算过数遍到老死也难住上新房子,注定要流浪一生
。不过县
医院给他做
过
B超显示,他肝上有一个黑洞。我让
二叔
恢复一下体力,陪他去市里医院复查。
二叔的
病是去市医院挂专家号看的,
二叔
的肝是有一块阴影,表面
圆
润光滑,诊断结果是良
性
肝囊肿,根部不病变,没什么大碍。
剩下心病了
,心病是二叔和我两个人的
。
老宅
旧房杂树灌木蒿草,
成了小鸟、知了、蛇和黄鼠狼生活的乐园。政府
要
把土地平整了,回归良田,让
它
春华秋实,五谷丰登。
我回来还有一件事,
关于老屋
土地平整
,
四面夹击或者说四面楚歌,我已无路可走。二叔艰难的理解了我的难处,可二叔
咋办?
我和二叔到村里去,路上脑海里
有一个光圈从老宅沟坎里腾起,携带着老宅的温度从背后急速的朝我旋转着砸来。我知道,这是老祖母针线簸箩里那件雕龙凿凤的玉镯,它是可以在白天、夜晚,明处、暗处呈现着不同色彩光泽的,举在阳光里,光华灼灼,璀璨夺目。有一次我像滚锈铁环一样,把它滚到了壕外沟水里,祖母用竹筢子草率的捞了一下,没捞上来,又怕我挨打,再没吱声。我知道这次它真的应该狠狠地砸我一下了。
我在土地平整协议书上签了字。当着二叔面,说出两个必须:
必须待
二叔
同意后再拆
,必须
待
二叔安置好
再拆
!
尽管接近天黑,
我
仍
匆匆
离去,没有再
去
给
老
屋
道别
。
我
内心深处有诸多情绪泛滥着。见了
那“人”
、
“井”
合体的
古老房架
,是否会责怪我签下名字判了它的死刑
?
那给我打招呼的灶爷灶奶
是否会流泪,让我负重压抑一生?
宅后
那颗
两
人
合抱不过来高大
的
古槐,
一定会用它坚硬的槐刺,刺痛我仰视的目光。
对
外壕上的
那棵
比
房子古老许多
,刚刚因干旱、取土
死去的刺柏
说什么呢?
六岁
那年
的
腊月,我
跟在父亲后边赶集,跟丢了,我
从
十
几
里外的
集
镇东边,
一路上
是看着它
葳蕤
青翠的枝
冠,平平安安走来家的
。
路上有一个我不认识他,他一定熟悉我的大人逗我:你走错路了!我神气的指指那颗神树,他很开心的笑了,随即夸了我,这孩子真能蛋(聪明)。
那时候,乡村
没污染,没高楼,晴冬的
空气和阳光像是用井水
洗涤
过的,
多
么的
清爽、
透明、干净
!
作者:
lisa
时间:
2014-10-23 11:29
图片看不到
作者:
周董
时间:
2014-10-23 13:03
喜欢看散文。。
作者:
猪爸爸
时间:
2014-10-23 16:02
喜欢个性签名
作者:
路人甲
时间:
2014-10-23 17:13
作者:
小百姓一个
时间:
2014-10-23 18:36
家乡的老屋、古树、尽管老了!但有着几辈的情在那里!倒房不倒架的老屋、是那样难以割舍!就像你跟二叔一样有叙不完的亲情直到鸡叫二遍!~~~~~那代人的质朴、诚实~~~~真让我们这一代仰视!
谢谢作者大作!让我洗了一次人生的’脑‘。
作者:
费浩
时间:
2014-10-23 20: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孤灯下亮
时间:
2014-10-23 20:29
拜读
作者:
故事人生
时间:
2014-10-23 20:48
戳到了心底的痛处了![快哭了]
作者:
小百姓一个
时间:
2014-10-24 06:01
作者:
小百姓一个
时间:
2014-10-25 12:51
接地气之作!
作者:
秦淮人家
时间:
2014-10-25 17:59
真人真事真作品
作者:
小百姓一个
时间:
2014-10-26 05:22
己读几遍了,老是回味在那时那地的场景里!不能自拔。尽管有点虚构、也构得真实!
作者:
芳草塘
时间:
2014-10-26 09:44
厚重之作
作者:
依旧
时间:
2014-10-26 13:51
优秀文章,支持!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xxrcw.cc/)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