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标题:
《书香儒士张彦林》
[打印本页]
作者:
泠润
时间:
2014-1-24 12:33
标题:
《书香儒士张彦林》
《书香儒士张彦林》
淮水之滨,地灵人杰。淮滨知名作家、学者张彦林先生就是这片热土上的一名书香儒士。
张彦林先生出生于河南固始县,现在淮滨县教体局工作,河南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本科学历,以前曾是淮滨一中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其间,他一直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现代文学的学习和研究,文质彬彬的儒雅之士,浑身散发的是书香。
张彦林先生凭着丰厚的学识和出色的成就,早已成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信阳市优秀社科专家,信阳市小说学会副会长、信阳市杂文协会理事、信阳市散文学会理事。但是在成绩和功利面前,张彦林先生却淡若止水,只顾埋头研究、兢兢著书,笔耕不辍,不与世俗争名夺利,陶醉于书香之中,用饱含墨香的笔触写就自己散发着书香的儒士人生。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张彦林先生一腔热情,无视生活的贫困,利用别人打扑克的时间读书、搜集资料、探究、写作,出版了《缤纷的花语》对徐志摩先生的诗歌进行文学性的赏析和评介,在我县高中学生中引发阅读徐志摩诗作的热潮。
面对成绩,张老师不骄不躁,淡然处之,依然埋头于研究之中。他历经艰辛,多方寻求资料,翻阅大量文献,斟字酌句,著书立说,于
1999
年10月,由文心出版社出版25万字的
人物传记《浪漫诗人徐志摩》,
对徐志摩先生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和评介
。该书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品析徐志摩传奇而又浪漫的一生,得到许多高校老师的称赞,书中好多章节被选为高校研究生的学习内容。
八方赞誉,张彦林先生没有沉溺于自己辛苦取得的骄人的成就之中,很快又投入到新的学习和研究中去。
于2001年《新文学史料》第1期刊发《凌叔华•周作人•女儿身世太凄凉》;于2001年《博览群书》第10期刊发《人间四月未了情——徐志摩研究资料钩沉》;于2002年《文汇读书周报》刊发《胡适•陈源与纪念徐志摩》;于2003年3月7日《河南日报》刊发《赵清阁与老舍》;于2003年《新文学史料》第3期刊发《清流笛韵 翠阁花香 赵清阁其人其事》;《邓颖超与赵清阁的友谊》刊发于2004年2月6日《文汇读书周报》,《中国文化报》、《名人传记》等报刊先后转载;《赵清阁为“书信选“所写的前言》刊发于2005年7月22日《文汇读书周报》;《才女赵清阁》刊发于2005年8月26日《文汇报》。
与此同时,
张彦林先生费心尽力,辛勤耕耘,于
2005
年
6
月由
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了另一部人物传记——
二十多万字的
《锦心秀女——赵清阁》,书中史料的可贵开启了文化名人的研究禁区,受到学术界很大的关注。顿时,为赵清阁的研究激起热潮,引发了网络和许多报刊杂志等媒体的评介。
学者就是学者,潜心研究,笔墨耕耘,成为张彦林先生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累累的硕果依然没能牵绊住张先生前行的脚步,他又默默地沉静于研究之中,开始下一个旅途的征跋。
张彦林先生一如既往,依旧利用业余时间,寻找途径,搜集资料。妙笔生花,又出硕果:
《人间舞台俏凤子》刊发于2008年4月25日《文汇读书周报》;
一部
22
多万字的人物传记《绮才玉貌——凤子图传》,于
2008
年4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记录了封季壬女士一生的生活历程。图文并茂地展现出她作为演员、作家、社会活动家的多彩多姿的瑰丽人生。受到封季壬女士的家人和亲朋好友的敬重及感谢,受到学术界和文化界好评。
2009
年《新文学史料》第1期刊发了《凤子与诗人孙毓棠》。
面对如此巨大的成就和荣誉,儒士张彦林先生没有动心,却为此间未能陪伴重病的母亲而深深歉疚。默默写下散文《母亲》来怀念给了他生命和良好家庭教育的老人,表达对慈祥善良的老母亲的敬意、爱戴和感恩之情。这篇满怀深情的美文,也已经被《信阳散文》收录其中。
儒士学者的风范使张彦林先生淡泊名利,很快又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和研究之中。利用春节年假,长途跋涉,多方搜求资料,遍访知情人,又开始了“陈西滢传”的写作。时有《
任识无情也动人——关于新版《西滢闲话》》,刊发于2010年10月8日《文汇读书周报》;《徐志摩《康桥日记》今犹在?》刊发于2011年01月21日《文汇读书周报》;《初见陈小滢》,刊发于2011年9月9日《文汇读书周报》;《凤子与《人世间》复刊始末》,刊发于2012年5月14日《藏书报》;《“我来君家君已逝”--刘盼遂及其师友情》,刊发于2012年7月13日《文汇读书周报》;《陈西滢叶落归根始末》,刊发于2013年7月19日《文汇读书周报》;2014年1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张彦林先生22万字的《闲话大师陈西滢》。
此时,《张彦林传记作品系列》已经辑成出版。
墨香阵阵袭来,你嗅到了吗?那个执着的身影,你看到了吗?著作等身,儒士风范,张彦林先生依然在学者的路上,坚毅地前行着……
作者:
泠润
时间:
2014-1-24 12:44
在金钱强大的冲击力之下,还有张先生这样执着学问的人,的确让人钦佩,有感而发,写下此文,以表达对张老师的敬意,同时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作者:
深度暧昧
时间:
2014-1-24 13:14
刻画文人轶事、挖掘历史典故——伟哉!
作者:
心动在线
时间:
2014-1-24 16:21
敬佩张先生,学不来张先生。
作者:
归属
时间:
2014-1-24 16:22
好像很有名的样子
作者:
杨少
时间:
2014-1-24 16:40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4-1-25 08:00
淮滨人的骄傲。
作者:
孤灯下亮
时间:
2014-1-25 12:39
作者:
依旧
时间:
2014-1-25 12:56
当向张老师学习!
作者:
琴雪飞
时间:
2014-1-25 20:03
名师出高徒
在下是他的学生
作者:
淮上云间
时间:
2014-1-30 15:17
标题:
回 泠润 的帖子
泠润
:
在金钱强大的冲击力之下,还有张先生这样执着学问的人,的确让人钦佩,有感而发,写下此文,以表达对张老师的敬意,同时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2014-01-24 12:44)
我们的教室窗明几净,我们的国家日新月异。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xxrcw.cc/)
Powered by Discuz! X3.2